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使得我國農業生產逐步實現了現代化和科技化,農業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農村逐漸開始出現勞動力剩余的現象,況且隨著農業科技化的不斷提高,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每年都在增加。另一方面,很多在農村長大的80后、90后或者一些第一代農民工的孩子迫切希望感受城市生活帶來的便利,很多農村女性青年也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城市。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女性青年農民工已經占青年農民工總數的35%,這一數據每年還在遞增。她們這個年齡在農村往往面臨著結婚生子、家庭勞作等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還經常遭到歧視;她們來到城市務工,希望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收入、感受城市現代文明帶來的成果,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為自己的未來選擇一條光明的道路,為自己能夠在城市站穩腳跟打下基礎。然而,由于女性青年農民工往往學歷不高、專業技術能力不強、體力較差等,常常在工作受到各種偏見和歧視,更有我國目前城鄉二元經濟結果,大多數女性青年農民工在求學、求職、戀愛、購房、醫療等領域很難和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權利。她們較之男性農民工面臨這更嚴峻的生存壓力,解決好女性青年農民工問題,是我國在縮小城鄉差距、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領域中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1女性青年農民工適應問題現在
1.1文化程度低導致收入較低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以河北省為例,目前女性青年農民工的文化程度多以初中為主,比例達到59.4%,高中或中專學歷僅為24.3%,大專以上學歷僅占4.5%,還有很多女性青年僅僅接受過小學教育;從這些女性青年農民工收入來看,1500元以下的占16.4%,1500-2500占63.5%,收入超過2500元的僅有20.1%。能夠月收入超過5000元寥寥無幾。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女性青年農民工整體文化素質還較低,教育起點低導致她們在城市中很難找到工資較高的收入,而她們缺乏一定的教育基礎,導致她們的觀念還過于保守和老化,對自身的職業發展也缺乏一個長遠的規劃,因此,她們來到城市后,能夠選擇的職業非常有限,多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文化素質低也導致在今后接受職業培訓教育的熱情較低、掌握速度較慢,逐漸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決定了她們的工資待遇會長期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1.2工作時間長、無暇顧及家庭
由于這些女性青年農民工大多數都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往往這些企業的工作時間都較長,還有很多企業的生產環境也較為惡劣,據統計:女性青年農民工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的占62%,每周工作超過6天的占到82.3%,繁重的工作已經占據了這些年輕女性的大多數時間,每天除了睡覺和吃飯,基本上都是在做和工作有關的事項,這也導致很多年輕女性無暇去購物、娛樂、打扮自己,很多年輕女性都是未婚青年,她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成家立業,需要關心照顧父母,但她們的工作環境和戶籍限制,導致這些適婚年齡的女性很難遇到心儀的男士,她們的父母有的是在鄉下老家,有的也是在別的地方打工,這些年輕人很難擠出時間去照顧自己的父母,長期以往,很多女性青年農民工在身體和心理上會產生一定的問題。
1.3生存環境較差
目前絕大多數的女性青年農民工吃住都在工地或廠房,吃飯的質量完全取決于企業食堂的好壞,很多在大型企業工作的女性青年農民工吃飯條件還是可以保證的,但是一些在建筑工地或是私人小企業上班的女性,她們吃飯和男性農民工的在一起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伙食也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女性工作起來本身能量消耗較快,更需要營養的保證,這一方面已經成為困擾她們的難題;而住房問題對女性農民工的影響更大,據調查顯示:41%的女性農民工住在企業或者建筑單位提供的集體宿舍中,30.9%的女性農民工和工友合租在城市里房租較便宜的老舊房子內,只有不到5%的農民工有屬于自己的房子,無論是住在宿舍還是合租,這些地方的居住條件都較為惡劣,自來水缺乏、冬季暖氣不足甚至沒有、房屋人數眾多導致安全隱患較多等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條件,隨著城市房價的不斷飆升,這些女性青年農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戶的夢想將更為嚴峻。
1.4心理健康問題亟待解決
繁重的體力工作,超長的工作時間,狹小的居住空間,飲食醫療等都無法得到安全保障,女性的承受壓力能力本身較男性較差,這一系列問題如果長期沒有得到解決,這些年輕女性的心理健康將會嚴重受到傷害。她們來到城市前,對城市的生活和未來充滿了無線想象,她們從媒體電視中經常能看到白手起家的創業成功典范,她們希望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然而面對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和生存壓力,她們在工作中還經常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接觸的朋友圈狹窄、醫療社保等問題得不到解決、結婚生子遙遙無期,很多年輕女性產生了自卑和茫然的心理,她們的內心壓力將越來越大,一些人開始對城市生活產生厭倦,對當初的夢想產生了懷疑。這些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釋放,對社會都會產生一定的潛在危機。

1.5社保參保率較低
這些女性青年農民工在企業從事繁重的勞動,由于工作不穩定、戶籍不在城市等原因,導致她們參加社會保險的比例很低,這也是她們很難融入到城市生活的另一個原因。參保率較低一方面是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不愿意為她們繳費。另一方面也是她們中的一些人對社保制度的誤解,社會保險是為了保證職工在退休后的正常生活待遇和醫療保障為目的建立的社會制度,但由于她們的戶籍不在城市,且工作流動性較高,對未來的情況暫無法確定,因此她們對參保繳費的意愿不是很高。
2改善女性青年農民工社會適應問題的對策
2.1注重個人素質提升
目前導致女性青年農民待遇低下、生存環境惡劣的最根本原因便是個人的文化水平較低,文化水平低嚴重阻礙了她們找到更好地工作、擴展自身的眼界、把握職場的機會等等,她們要在進城務工的同時,有側重點的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成才,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只有掌握了更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機會,贏得應有的尊重,提升自己的眼界,轉變固有的陳舊思維方式,努力適應城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擴大交際圈、擺脫個人孤獨的處境,也為自己的戀愛婚姻增多可選的余地;努力融入城市生活才能更好地為父母、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醫療條件。
2.2政府提高對女性青年農民工的重視力度
我國現有的戶籍制度是造成農民工城市認同感較低、難以融入城市的重要原因,希望政府重視農民工的社會價值,真正關心這一群體的生存現狀,降低農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門檻。為他們在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給予一定的照顧;逐步打破現有的戶籍制度限制,取消城鄉二元結構的養老醫療保險模式,讓常年在城市務工農民工真正找到歸屬感。針對女性青年農民工的自身特點,要盡可能解除對他們在就業方面的歧視,盡可能創造一些適合青年女性的就業機會,制定完善的女職工保護制度,充分保障她們的合法權益;鼓勵她們積極參與社會職業技能培訓,并給以一定的資金補助;鼓勵企業和職工積極參與社保繳費,讓女性青年農民工意識到參加社保的重要性,讓她們在養老、醫療、失業等方面消除后顧之憂,使她們充分認識到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更能夠為城市的發展帶來新鮮動力。
2.3企業方面投入力量扶持
目前很多女性青年農民工工作單位較為集中,多數在紡織企業、大型超市、商場、餐飲行業等,這些企業需要合理安排女性青年的工作時間,保證這些員工的休息和娛樂時間,讓她們能夠有時間將父母、家庭、子女等問題安置妥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她們的后顧之憂,更安心為企業工作;年輕女性很多都具有心靈手巧、思維縝密等特點,企業要充分發揮她們的聰明才智,從工作中加大對她們的培訓選拔力度,這樣不僅提高了她們的工作積極性,還能為企業的人才儲備與選拔提供保障;企業要建立工會制度和女職工保護組織,從生活上給予這些年輕女性以真誠的幫助,幫助她們解決工作生活中婚戀問題、感情波動問題、家庭生活困難等問題;定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等節日,在企業內部或企業間組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比賽項目,諸如:踢毽子、跳繩、排球、針織藝術大賽等等,甚至可以與友好企業組織相親節目,讓這些女性青年農民工在異地他鄉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溝通。一個有溫情、關愛企業員工的企業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留住人才優勢,繼而在未來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2.4發揮媒體的正確引導作用
當今社會,網絡媒體發展迅速,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渠道越來越多,解決好女性青年農民工問題需要我們積極利用媒體的特殊作用?,F在微信、朋友圈、QQ等新媒體的信息散播途徑越來越廣,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手段傳播一些就業信息,幫助她們找到合適的工作,并向她們宣傳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讓她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合法休息時間等;女性青年農民工應該利用發達的網絡,通過網絡視頻或者電視大學等方式學習一些月嫂、家政等專業知識,提升自己奮斗成功的概率;電視媒體要多為青年女性農民工樹立先進的學習榜樣,多報道一些個人奮斗成功的女性青年農民工的事例,讓事例的榜樣指引廣大青年女性農民工不斷進步。
3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女性青年農民工在城市中屬于最弱勢的群體之一,她們已經成為我們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群體,應當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城市的發展進步需要她們,她們也為我們的城市作出了貢獻、奉獻了青春,我們要從多方面的努力來改變她們的現狀,讓女性青年農民工感受到城市發展為她們帶來的好處,讓她們同樣感受到城市的陽關,成為城市的主人,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簡新華,黃錕.中國農民工最新情況調查報告[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6)
[2]譚深.外出和回鄉:農村流動女性的經歷[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05(10)
[3]徐磊.關于女性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的若干思考[J].商業經濟,2011(6)
[4]中國社會科學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農村遷移工人在城市勞動力市場表現方面的性別差異[R].北京,2008
[5]國家統計局.2015年農民工監察調查報告[R].北京,2015
[6]肖黎春.女性青年農民工發展問題研究口].當代青年研究,2010(12):35—40.
[7]張國勝.農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機制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2):23—26.
[8]許淑芬.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的制度缺失與對策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6)
[9]國曉麗.我國女性農民工就業特點與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0(3)
下載提示: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寫文章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