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摘 要:

歷史街區承載著城市獨特的文化記憶,在時代的更迭中其發展逐漸滯后,需要對其進行提升改造。杭州南宋御街作為杭州歷史繁華和文明的見證,歷史底蘊豐富,文化內涵深厚。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了過度商業化、歷史文化特色缺失、街區人文氛圍較差等問題,需要進行提升改造以延續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本文選取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作為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中對定性分析法以及實際調研法等進行了結合應用,對其進行空間形態特征和提升策略研究。首先,對歷史文化、街區概況以及建筑價值等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論證街區價值以及提升改造的必要性。其次,借助Depthmap軟件,以空間句法作為研究方法,采用軸線法對街區整體的道路網絡、空間節點和街巷空間形態特征進行分析;同時,通過視域法針對性的研究分析街區空間節點,從空間特征受到的視線的影響出發,指出存在的主要空間節點問題。最后,依據空間句法分析結果,結合街區發展現狀,針對街巷分級以及空間節點分類的進行相應改善建議的提出。

關鍵詞: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一、引言

(一)選題背景

歷史文化街區是一座城市的歷史見證,具有很高的文化、科學、教育等價值??梢酝ㄟ^街區的空間形態對街區的歷史特色進行展現,街區歷史畫面感的一大重要影響因素就是街區空間形態(康易通等,2017)。隨著城市不斷地演變更新,歷史街區在更新改造與發展期間不可避免的遭受了一定的破壞。在改造歷史街區時,片面重視短期效益的獲取,沒有充分挖掘歷史街區的文化價值和歷史資源。導致整個街區的文化脈絡被破壞,街區的內在價值被忽略,歷史文化價值下降(劉文靜,2021;司海濤,2020)。因此,國家與社會越來越重視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發展。

(二)研究意義

1.現實意義

在城市街區演變發展的過程中,歷史文化的保護不是對特定歷史形態的保留,在保護歷史街區特色的同時,要對現代元素進行融入,推動歷史街區的現代化發展,使得歷史街區能夠具有新的價值特色(董世豪,2020;姚瑞,2018)。杭州南宋御街在經過更新改造之后,其整體街區環境得到了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陳亞孟等,2020)。但是由于原住居民搬遷,造成了街區人文風情的缺失,這并不利于街區文化的延續。針對街區發展現狀,在分析歷史街區空間形態時可以對空間句法進行應用,由此可以更好的傳承和發展歷史街區文化,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全面改善,發揮重要的發展推動作用。(楊成棟,2020;李撼飛,2017;陸明等,2017)。通過對街區文化價值的梳理,提出相應的更新提升策略,使城市歷史文化街區的價值得以真正凸顯。

2.理論意義

在城市進步與發展的過程中,要對歷史街區進行保護與更新,歷史街區的發展會對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產生影響,主要涉及城市建設以及城市管理等相關內容,城市的發展規劃會受到歷史街區保護的直接影響(李撼飛,2017;柴紀陽,2018)。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以及特定發展環境下,會形成具有獨特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可以通過街巷網絡布局對街巷的抽象性秩序進行概括性呈現(陳攀,2017;陳菁菁等,2019)??臻g句法相對于傳統分析法而言,可以在對歷史文化街區空間結構進行剖析的基礎上,對街區空間結構中蘊含的邏輯性以及功能等進行充分挖掘(邱靜文,2016)。這將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有利于今后歷史街區空間形態的研究工作更加準確和全面。

(三)研究方法

1.實地調查法

在課題研究前期,對杭州南宋御街中山中路路段進行實地調研工作。通過實地調查歷史文化街區相關的數據資料,由此使得本文的研究能夠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梢詫ο嚓P文獻資料做進一步補充,由此對歷史文化街區文化空間的發展現狀有更好的認識與了解。

2.空間句法分析法

空間句法能夠對人居環境空間結構展開具體的定量分析,針對性的研究分析空間形態與人類社會之間存在的相互關系。本文以空間句法為理論基礎,對Depthmap軟件進行實踐應用,在軸線模型構建的基礎上,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分析得出相應的研究數據,在數據解讀的基礎上,對研究對象有更加精準的了解。

3.定性分析法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歸納演繹法等針對研究結果進行針對性的定量分析,得出最終的研究結果,總結杭州南宋御街中山中路路段的空間形態特征,為論文的研究增加科學性和可信度。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四)研究框架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

(一)國外城市空間形態方面研究進展

19世紀初正式誕生了城市形態學,在城市研究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城市形態學開始被地理學學者在城市研究中進行廣泛應用,旨在由此更加立體深入的研究城市,這一有機體對城市的生長機制有充分認知,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城市發展理論的全面構建(崔明芳,2016)。

西方學者針對城市形態演變展開了針對性的研究探討,歐洲從19世紀開始對城市形態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并形成了相應的研究理論,19世紀50年代城市形態在歐洲達到了發展巔峰,不同專家學者在研究過程中提出了不同的理想城市模式(楊成棟,2020)??梢詮娜藗儤嫿ǖ睦硐氤鞘心J街辛私馊藗儗Τ鞘邪l展的期望,對社會發展的期望。凱文·林奇在1960年針對洛杉磯以及波士頓等城市展開針對性的探討,研究發現人們在對城市產生感知意向時會受到地域、路徑以及地標等相關因素的影響。Berry J.L.通過案例分析強調城市可以在土地利用的過程中實現空間的軸向發展、多核發展以及扇形發展等,發展形態較為多樣,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理想發展形態就是圓形城市(Berry J.L.,1965)。此外部分專家學者會從地理學以及景觀學等不同層面出發,針對性的研究分析城市形態,在研究過程中取得了相應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城市形態學的進步與發展。

20世紀初城市形態領域誕生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如地信息系統等,這些新的研究方法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在城市形態研究過程中,通過對自動機模型等方法的實踐應用,推動了相關研究的突破性發展。城市形態學的相關研究在分型方法正式應用之后越來越高漲,城市地理學方面的表現最為突出。Batty和Longley在20世紀90年代編著了《分形城市:形態和功能的幾何學》,針對城市邊界、城市結構以及城市用地等相關內容,展開了針對性的模擬分析(楊成棟,2020)。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最近幾年開始從小尺度空間出發,展開針對性的感知測試,以街區空間拓撲原理為依據,對空間句法等進行實踐應用,從接觸空間的智能度、可達性等不同角度出發,對空間結構的邏輯關系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并以此為基礎,針對城市空間規劃作出相應指導,保證城市空間規劃的合理性(Jabareen R.Y.,2016)。

針對城市形態相關的研究,起步較早的是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在城市形態方面已經具有了相對成熟的研究理論,我國專家在研究城市形態時,可以對現有的研究理論進行學習借鑒,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城市形態的演變與發展,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城市空間研究與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經濟形態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梢詮某鞘行螒B理論的發展歷程有所了解。最初強調皇權至上,所以在城市建造過程中重點關注的是供電打造和廣場打造,緊隨其后,提出了理想城市的發展理念,推動了城市形態的進步與發展,整體發展過程非常復雜,同時也為城市的有序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國內城市空間形態方面研究進展

針對城市形態相關的研究我國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針對城市形態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分析,齊康針對城市形態提出了具體的研究計劃,標志著我國城市形態的研究開端。武進1990年的《中國城市形態:結構、特征及演變》得到了正式發行,該著作對1990年之前的城市形態演變過程、城市形態發展特征、空間發展規律等相關內容做了具體介紹。將城市形態分為群組型城市、集中形成是兩大類(武進,1990)。針對城市空間形態的發展演變,將具體演變模式分為放射狀擴展、同心圓式擴展以及跳躍式擴展等不同模式。武進在研究過程中,從城市結構特征出發對網絡拓撲分析法進行了實踐應用,針對城市地區展開針對性的分析探討(王建國,1994)。

王建國1994年以現有研究為基礎,針對城市設計提出了具體的分析方法,由此使得我國空間形態分析方面存在的方法欠缺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補充,提出的具體方法包括基地分析法、空間注記分析、電腦分析技術等(楊成棟,2020)。這些研究方法在正式提出之后,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目前在歷史街區設計以及城市設計過程中,還在對這些方法進行實踐應用。國外在城市設計研究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空間體系的基礎上,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分析的。我國城市設計缺乏科學方法的指導,由此使得我國城市形態的發展具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

總而言之,城市形態相關的研究在我國起步不是很早,缺乏系統完善的相關理論,但是從整體發展而言,我國在對國外先進理論進行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正在由傳統的經驗性判斷以及概念性設計,向著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向轉變,從單純的地理學向著社會學以及經濟學等多個學科發展,實現了學科的多元性發展。我國目前在研究過程中開始對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進行廣泛應用,由此使得城市形態相關研究具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由于城市形態具有一定的動態性特點和復雜性特點,所以研究人員在城市形態研究過程中的態度較為嚴謹,使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保障,一般以現有研究為基礎,不斷的對研究方法進行探尋,通過相應理論的補充,推動我國新型城市化建設,使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夠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實現社會的穩步發展。

、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歷史發展概況

(一)街區區域概況

杭州南宋御街歷史街區,位于杭州市上城區,該區域的文物古跡相對集中,包括中山中路、太平坊巷以及東平巷等,在以前是杭州的城市中心,后來經過歷史發展逐步衰落,在2010年做了進一步的改造,將這片區域打造成為了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特色的商業街區。南宋御街因有十里之長,又名“十里天街”。更新改造之后的南宋御街以中山路為軸,北至環城北路,南至鼓樓,全長4.3千米。其中,西湖大道至鼓樓一帶全長約1千米,現為步行街,該區段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二)街區歷史沿革

1.吳越時期

南宋御街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吳越時期,吳越王錢鑼在對杭州城進行開拓時,將杭州城主軸線干道建設在了銀橋和西側,由此實現了杭州城的南北貫通。

2.南宋時期

宋高宗在南宋紹興八年將都城設置在了臨安,臨安城在進行建筑時的基本結構是吳越杭州,在建筑過程中對開放的坊巷制布局進行應用,對城市結構以及羅城范圍做了進一步開拓。為了方便宋高宗祭祀,從大內河寧門,途經天門、天水橋、斜橋等最終到達景靈宮,構建了貫穿全城的“十里御街”。分析史書記載數據可以發現,御街長寬分別達到6千米和200步,街面鋪設的大石板總計有35300塊,在中心御道的兩旁利用巨石修建了河道,通過河道將外面與御道相互隔離。河道和河岸分別種植了荷花和柳樹,河道外面修建了走廊供人們行走。在河岸與走廊之間樹立了禁止進入的插牌,人們可以正常在河道外側的走廊行走,走廊之間也樹立了禁止進入的插牌。春夏時節荷花盛開,岸邊長滿柳樹,從遠處看就像是一條從皇宮到余杭門的彩帶。

南宋御街街區內坊巷通過道路與河道進行空間布局,使得城市空間樣式較為多樣。在城市管理過程中對廂坊制進行全面實施,坊巷內有居民、店鋪和學校等,通過市坊結合,使得此前市坊嚴格分開的傳統格局被徹底改變。居民可以在街邊開設商鋪。陸游在對御街夜景進行描述時曾經曾有“連坊燈火如晝明,十里東風吹市聲”的詩句。這段時期是中山中路商貿街的形成時期,在街的兩側有各種不同的集市。融和坊的珠子市買賣金額龐大,遠近聞名。五間樓至壽安坊兩側的金銀商鋪有上百家,盛壽安坊珠市、花市等主要進行綢緞買賣和蔬果買賣等,在當時非常繁盛。

3.元明兩代

居民在元明時期填河建房的操作改變了御街面目。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大道(宋御街,時寬40步)每隔4哩(一哩為1.609公里)即有大市一所,方廣每面各有半哩,每星期有三天為集市,有4萬人來此貿易,各色貨物應有盡有?!毖驂晤^、薦橋在元初主要聚集的是回族人,回新橋這一地名現在還存在。在當時修建了中山中路的鳳凰寺,御街在明嘉靖之后逐步成為居民用地,街道變得越來越狹窄。

4.清末民初

御街在清代被分為南、北、中三段。御街在清末明初是杭州重要的金融商貿中心,如今存在的張小泉剪刀店、奎元館面館等百年老店都是在這一時期得到創立與發展的,這些百年老店在當時主要分布在清河坊以及大井巷一帶。民國二年(1912年)起,杭州開始拆除金門城墻以及錢塘門等,由此使得城湖界限被徹底打破,西湖被歸為城區范圍,開辟了新市場延齡路,城市的商業中心由此時開始向西部轉移。

5.民國時期

御街道路在民國初期得到了進一步開拓,修建了瀝青路。江墅路指的是鳳山門到眾安橋一帶,東安橋以北還對以前的地名如貫橋街等進行沿用。民國18年(1929年),從江干三郎廟到湖蜜修筑了寬10米的江密路,當時政府明確要求將兩側建筑翻修成樓房,由此出現了中西混合建筑。銀行、藥店以及百貨店等行業,在當時得到了較好發展。民國34年(1945年),為了對抗日戰爭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孫中山先生表示紀念,將江蜜路更名為中山路,由于道路較長,所以將道路分為了南中北三段。民國時期誕生了很多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銀行和錢莊,如浙江地方銀行等。

在南宋初期,中山中路的歷史文化街區得到了成熟發展,由此使得街區的基本格局初步奠定。杭州商業布局在元宋之后有所變動,該街區逐步發展成為一大重要的商貿區。元宋時期達到發展巔峰,前后總共經歷了600多年的發展。如今保存的建筑形態、風俗人情以及街道等大部分都誕生于清末民初,對杭州市進行研究分析可以發現,保存至今的清末明初的歷史文化街區相對有限,南宋御街作為杭州鼎盛時期繁華與文明的見證是很有歷史價值的。

(二)街區的價值分析

1.文化價值

要想保證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需要對當地民俗做進一步的延續發展,如飲食文化以及起居文化等。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是城市的發展名片。

在飲食傳統方面,老杭州每年農歷臘月初八都有喝臘八粥的古老習俗,相傳喝臘八粥可以免災祛病、祈福保平安。在那一天不少人出門時都會帶個盛器用來盛臘八粥,河坊街的老字號藥店方回春堂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支起百年大銅鍋,利用糯米、花生、枸杞、桂圓等原料食材,熬制帶有藥香味的臘八粥在大堂布施。每到這個時候,很多老百姓都會提前一天排隊領粥,很多人認為這種八寶粥象征著吉祥安康。

蟹殼黃、油汆燴、羊肉燒麥等都是杭州的傳統特色小吃,每一種特色小吃背后都流傳著一段傳奇的故事。譬如“油汆燴”其實就是日常中的油條,這一小吃擁有一個800多年的傳說:南宋奸相秦檜在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后,當地老百姓對秦檜深惡痛絕,在橋邊賣燒餅的王三和李四就商量著將面團揉成了兩個人形的面條放在油鍋中汆,將其取名為“油汆燴(燴與檜同音)兒,自此之后大街小巷都開始叫賣油汆燴,老百姓知道這個故事后都爭相著購買。

在節慶的時候御街是非常熱鬧的。杭州城商鋪以往在元宵節時會“爭接青龍”,每年正月十二日上燈,所有龍燈需要聚集在城隍山的龍王廟,在所有龍燈龍頭上有廟祝扎上紅籌彩結,為龍的眼睛點色,也就是所謂的“龍燈開光”。龍燈下山之后會經過城隍牌樓、河坊街以及保佑巷等,各個店家會接青龍,由此圖個好彩頭,掌龍頭的人需要在舞龍的同時吟詩說祝賀詞,場面親切而熱鬧非凡。這個習俗一直到民國時期都有沿襲。

2.建筑價值

建筑景觀是城市一大重要的人文景觀,可以通過城市建筑了解人類文明發展史。杭州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留存的歷史建筑非常多,建筑形式多樣,裝飾精美。南宋御街兩側保留了很多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筑和對西方建筑進行借鑒的古典建筑,該街巷具有典型的明清特色。低層高密度的聯立房屋是這片建筑的主要特點,由此可以對杭州一直以來的商業建筑權特點進行彰顯,這一片是杭州近代建筑中對歷史變遷展現最為豐富的一片街道。

南宋御街街區的歷史建筑傳遞出了杭州的城市特點,展現了杭州獨有的城市魅力。在歷史建筑保護過程中,要保護歷史建筑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影響力。南宋御街街區保存的歷史建筑可以凸顯這片地區的環境特色,同時能夠使得城區的景觀質量得到全面改善,使得環境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特色和獨有的歷史韻味,這種具有一定歷史美學價值的建筑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空間句法分析

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悠久,底蘊豐厚,是杭州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寶貴的旅游資源。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街道布局正在向著商業化方向轉變,沒有很好的進行街區現狀保留。街區商業業態種類單一、歷史文化特色逐漸缺失、街區人文氛圍較差等問題日益凸顯。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空間句法,從街區的發展現狀出發,對街區形態特征以及空間總體形態特征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分析,在對街區交通問題以及空間利用問題的進行研究分析時,對軸線法進行應用,由此對街巷空間形態的內在屬性有更加全面的認識。與此同時針對性的研究分析了街區的區域特征以及重要節點,指出空間特征會受到視線的影響,由此提出具體的節點空間問題。針對街區進行具體的句法分析,從主觀認知出發指出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的空間感知,針對量化分析結果與主觀認知結果之間存在的差異,指出具體的差異原因。

(一)基于軸線法的整體空間特征分析

1.街區軸線模型構建

由于空間句法具有一定的研究特征,在本章節研究過程中對軸線法進行應用??梢酝ㄟ^軸線法對城市空間構建具體的軸線模型,在軸線模型構建過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要保證空間連接關系的恒定,保證在所有凸空間中的軸線最少、最長。由此使得系統空間節點可以向軸線轉換,更好的對圖解關系進行表示,在此基礎上構建具體的軸線關系圖,針對空間節點實現拓撲關系構建與分析,通過不同顏色對不同區域進行劃分,得出最終的數值關系以及空間特征。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以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衛星圖為依據對街區以及周邊區域進行截取,并以此為基礎,通過空間句法理論對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進行空間折線圖的專門繪制,具體見圖2??梢酝ㄟ^空間軸線圖的繪制,使得街道空間形態得到進一步的簡化,由此能夠對空間結構特征有更好的認識與理解,在完成折線圖繪制之后可以通過Depthmap輔助軟件做好街區整合操作與數據協同操作;二是為了對形態信息和街區連接度提供基本的完整性保障,需要在街區周圍進行緩沖區域的專門設置,以免在進行空間句法運算時無法保證周邊信息的完整性,導致結果存在較大的計算偏差。

分析圖2可知街區內部街巷的網絡骨架是南北街道,東北方向有著較多的街道,東北方向的街道與南北方向的街道相互交叉;同時,街區道路整體連接性較好,街區整體交通水平較為暢通;南宋御街及后市街片區軸線密度相較于其他區域較大。

2.整合度分析

可以通過整合度對空間要素的聚集程度和離散程度進行表示,在空間元素相對可達性表述過程中的一大重要描述參數就是整合度??梢酝ㄟ^整合度對空間便捷性進行展現。一般越高的整合度對應的是越高的空間節點可達度。一般當空間有著較高的整合度時,空間可以承載的交通流也會相應較高,空間有著較高的商業開發價值,由高到低的整合度,一般通過不同的顏色進行表示,紅色和藍色分別對應最高的整合度和最低的整合度。

分析圖3可知街區中部具有較高的整合度(Rn),中山中路可達性最高,高銀街、惠民路、后市街南段和光復路可達性較高,由于街區南部以及西北部有著較低的可達性,所以活力相對有限。而在街區的局部整合度(R3)分析(圖4)中,街區南部區域周邊局部整合度(R3)相對還是較低的,但是相比于大井巷周邊空間關聯程度,打銅巷周邊空間關聯度要更強,說明打銅巷交通便捷性更高。

從空間節點的層面來看,中山中路與高銀街、惠民路交叉口整合度相對較高,這整個街區的發展核心,有著較大的交通流量和較為集中的商業布局。

3.可理解度與協同度分析

(1)可理解度分析

可以通過可理解度這一指標對空間是否能夠被其中的人所理解進行有效評判。人是否能夠對所處空間系統有較好的認知。Depthmap軟件一般用擬合度R2對理解度進行表示,可以通過軟件對理解度進行直接計算。一般當R2在0-0.5之間時表明系統有著較差的空間理解度,當R2在在0.5-0.7之間時表明空間比較容易被理解,當R2在于0.7以上時表明空間理解難度較高。一般越高的可理解度對應的是分布相對均勻的空間整合度,街區布局較為明確,人們可以從局部空間對整體空間進行精準預測;如果有著較低的可理解度,表明空間布局相對復雜,無法通過局部布局對街區整體空間分布有全面掌握。

圖5是通過計算最終得出的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可理解度,擬合度R2為 0.398254,表明該街區有著較差的可理解度,人無法通過街區的局部構局,對街區的整體空間形態有精準預測。主要原因在于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的街道網絡缺乏一定的組織規律,街道樣式較多,分布較為復雜,人在不同街道行走會產生較大的方向感和空間感變化,由此導致有著較低的街區里可理解度。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2)協同度分析

空間協同度指的是空間系統的全局整合度(Rn)與局部整合度(R3)的線性關聯程度,通過R2(0-1)來表示,一般越大的R2代表的是越高的局部空間與整體空間的整合度。一般當街道網絡有著較高的協同度時,空間結構相對單一,有著較高的空間識別性,可以使得人流向核心區域集中。如果街道有著較差的協調度和空間識別性,空間核心結構相對較多,會出現核心區域人流分離等情況。

如圖6所示,街區協同度R2為0.911023,數值在0.7以上,由此可見,街區整體空間與局部空間之間的關聯性較強。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區域核心主要集中在中山中路以及惠民路周邊,街區所有的車行道都向這片區域集中,由此使得形成了商業核心區,這片區域有著較好的人流和可達性。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二)基于視域法的整體空間特征分析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1.視域模型構建

視域的范圍指的是在街道行走過程中,人目光所能看到的空間范圍。由于街區包括商業街道和生活街道,所以將街區的支向空間也涵蓋在分析范圍內,具體見圖7的陰影部分。

街區呈現棋盤狀布局,分布具有一定的不規則性,主要空間是以中山中路、光復路、后市街、惠民路、高銀街和河坊街組成的街道網絡以及節點交匯空間。本章節從視域遮蔽性、視線整合度以及視線控制度不同層面出發針對性的研究分析了街區以及街區周邊的視域。

2.視線整合度分析

視線整合度指的是將拓撲學相關影響因素去除之后,全局中最淺視線深度。如果有著較高的視線整合度,表明從系統任意位置出發較少的轉折就能看到,視線吸引相對容易。如果有著較低的視線整合度,則對應較低的視線吸引能力,看到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通過圖8可知,從整體上來看,街區視線整合度最高的區域位于中山中路與惠民路、高銀街的交叉口處,這兩處的空間和視野均較為開闊,是集散人群和引導人流的重要節點。與軸線分析的空間整合度結果相契合,從中可以看出當街道有著較小的轉折,相對筆直時,視線整合度與空間可達度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關系。大井巷和打銅巷因為相對街道寬度較窄,有著較大的交叉轉折,所以局部區域有著較低的視線整合度。一般而言傳統街巷由于街巷尺度等多因素的影響,一般視線能力不是很好。

3.視域遮蔽性分析

視域遮蔽性指的是在視覺方面空間邊界的限定效果,如果在一個視線深度范圍內,某個空間元素有較少元素能夠被看到,但是在活動范圍內能夠看到很多東西,表明空間被周圍邊界所遮蔽,有著較高的遮蔽性;但是,如果在事件范圍內能夠看到很多的空間元素,但是移動之后看到的東西相對減少,則表明所處的空間有著較為開闊的地理位置,整體有著較低的遮蔽性。一般在空間建筑過程中,會利用視域遮蔽性原理進行氛圍感營造,可以通過對遮蔽性進行調整,營造開闊空間感受或者私密空間感受。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如圖9所示,一般交叉路口以及寬闊的街道有著較差的空間遮蔽性,寬闊包含了層面寬度以及視線寬度,寬闊表明公共空間有著較差的遮蔽性??梢詫⒕哂休^適于遮蔽性的位置分為兩大類:一類道路盡端區域,這部分區域一般處于路網系統的末端或者相對偏僻的巷道,一般只有當地居民才會行走,有著較強的私密性;另一類視角為狹窄的巷道,有著較少的連接支巷,道路兩側較為封閉,有著較強的視線遮蔽性。一般當區域有著較強的遮蔽性時,視線會受到限制,視線范圍不會輕易的被其他空間元素所覆蓋。一般沿街區域有著較強的遮蔽性,可以通過獨特造型對建筑物進行標識,或者通過特殊的材質等提高視線吸引力。

4.視線控制度分析

 

視線控制度指空間元素的視線掌控能力,一般越高的視線控制度區域對應的是越強的全局觀察能力。系統中某元素的視線控制度不是簡單的對視線范圍內元素數量進行比較,在計算時需要遵循“全系統加總”的基本思路,要綜合考慮視線范圍內的全部元素,同時要對視線范圍內元素意義做綜合考量。

圖10是南宋御街區域空間視線控制度的具體研究結果,一般越暖的顏色對應的是越高的視線控制度和越強的可見性。對圖10進行觀察可以發現,中山中路與惠民路、高銀街的交叉口這片區域有著較高的控制度,由此可見這片區域有著較高的可見性,可以在這一節點很好的對周邊的人流以及全局布局進行觀察。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在空間節點方面,中山中路與惠民路、高銀街的交叉口視線控制度相對較高,有著較好的視線可見性。對街區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整體價值較高,傳統街道的岔路口商業價值較高,具有一定的歷史特征,需要將自身較好的可見性特征發揮出來,激發區域發展活力。

五、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提升策略研究

(一)主要街巷的分級提升策略

以空間句法分析結果為依據,對街區情況以及空間形態特征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針對街道分級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以街道的可理解度以及整合度為依據可以將其分為三個提升更新等級:一類街巷包括中山中路、惠民路和高銀街,較高的整合度表明其擁有較高的可達性,可以借助其為街區聚集人流、吸引視線;二類街巷主要有光復路、后市街、大井巷和打銅巷,其可以圍合形成商業環線,由此將自身的商業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使得居民需求和游客需求得到最大化滿足;三類街巷主要是太平坊巷、祠堂巷等支巷,由于街道相對狹窄,所以空間屬性也不是很強,可以通過有效提升,使得游客的游玩趣味性有所提高,同時能夠發揮街道的過渡作用和連接作用,使得整體街區品質得到提高。

(二)空間節點的分類提升策略

街區的活力不僅取決于空間的可達性和穿行性,同時還取決于空間的可視度等方面。中山中路具有較好的可視性和可達性,可以在沿街兩側進行商業布局,保證商業布局的合理性,將商業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更好的進行人權引流,帶動以光復路、后市街、大井巷和打銅巷圍合成的商業環線,在輻射街區內的街道相對較多,可以由此使得街區活力得到全面激活。

要在視線能力范圍內對空間節點功能進行合理利用與大幅提升,將視線能力的積極效應充分發揮出來。對街區內具有較好實現能力和可達性的節點進行選擇,從街區特有屬性出發,進行商業節點以及休閑節點等的具體定位。譬如在具有較高視線控制度和整合度的區域,可以從歷史特征出發,進行休閑文化節點的專門設置??梢栽谛菹Ⅲw驗的同時,將視線范圍廣的基本特質充分發揮出來,對街區風貌特征進行全面展現。如中山中路與高銀街交叉口;或者有著較高視線控制度的節點,可以進行商業業態的全面布局,更好的進行人流吸引,由此將商業活力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如中山中路與惠民路交叉口。

六、總結與展望

(一)結論

歷史文化街區空間形態的更新保護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作,借助空間句法分析,發掘街區空間形態的特征,制定科學客觀的更新提升策略及原則,用以指導街區的更新提升設計。本文通過對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前期實地調研和針對街區的節點展開具體的視線能力分析和拓撲關系分析,可以對空間形態的客觀屬性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對于整體形態、街巷格局和空間節點更新提升的具體策略。

理論層面的研究分析,雖然可以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保障,但是操作性不是很強,可能會導致理論與研究與實踐之間存在一定的發展差距。一般街區保護更新期間可能會面臨各種問題,所以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全面提高實踐層面的利益平衡,對政府、游客以及居民的多方面需求提供最大化滿足實現多方利益的有效協調,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針對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模式做針對性探索,由此對街區的未來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

(二)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文在研究歷史文化街區時,選取的研究切入點是空間形態特征。在做好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從整體協調的基本原則出發,針對街區發展提出具體的更新建議。此次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使用空間特征分析結果用以指導更新提升街區的街巷格局分布和空間節點設置。但是,在空間量化分析時,對空間句法進行應用存在一定的發展局限性。譬如,在空間形態分析時,可以將三維空間簡化為二維空間,由此使得相關的人文特征以及歷史文化信息等得到有效剔除。在街區更新與保護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對具體情況做針對性的研究分析,將空間句法的空間屬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將技術局限性造成的偏差盡可能管控,對多樣化的技術方法進行結合應用,由此對空間句法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彌補,保證研究的全面性,推動南宋御街歷史文化街區未來的進一步發展。

正文參考文獻

[1]崔明芳.西安北院門歷史文化街區空間形態演變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2]柴紀陽.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18.

[3]陳菁菁,陳婧.基于空間句法分析的歷史文化街區空間更新策略研究——以南京老門西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10):40-41.

[4]陳攀.基于空間句法的歷史文化街區空間結構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學,2017.

[5]陳亞孟,趙慧寧.探析城市發展中歷史街區的文化保護與設計研究——以南宋御街為例[J].美與時代(上),2020(07):42-44.

[6]董世豪.“有機更新”理論指導下祥云傳統商業街區更新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20.

[7]康易通,劉孫偉,馮偉.西安市碑林歷史街區空間形態特征解析[J].建筑與文化,2017(09):63-65.

[8]劉文靜.漢中歷史文化街區微更新設計研究[D].濟南:齊魯工業大學,2021.

[9]李撼飛.空間句法視角下濟南傳統商業區空間布局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7.

[10]陸明,蔡籽焓.原住民空間融合下的歷史文化街區活力提升策略[J].規劃師,2017, 33(11):17-23.

[11]邱靜文.屯溪老街街區空間演變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6.

[12]司海濤.基于城市觸媒理論的姚衙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20.

[13]武進.中國城市形態結構、特征及其演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4]武進.城市結構的網絡拓撲分析方法[J].城市規劃匯刊,1990(1).

[15]王建國.城市空間形態的分析方法[J].新建筑,1994(01):29-34.

[16]楊成棟.基于空間句法的歷史街區空間分析與優化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20.

[17]姚瑞.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歷史街區保護更新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8.

[18]Berry J.L.. Urban Problems and Prospects: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J]. Law & ContemporaryProblems,1965,30(1):111-119.

[19]Jabareen R.Y.. Sustainable Urban Forms: Their Typologies, Models, and Concepts[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 Research,2016,26(1):38-52.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空間形態 歷史文化街區 空間句法 南宋御街

VIP月卡免費
VIP年會員免費
價格 ¥9.90
發布時間 2023年6月6日
已付費?登錄刷新
下載提示: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1158,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8719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4日 下午12:49
下一篇 2022年12月24日 下午1:27

相關推薦

My title page contents 毛片操逼视频A片|国产欧美成AV人高清|嫖妓特黄AV在线|无码AV天堂免费网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