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個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義為是否能夠實現經濟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經濟的發展不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良好環境的形成要依托經濟,并促進經濟發展。海南省的長期發展戰略是打造國際旅游島和建設自由貿易港,大力發展特色實體經濟,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海南省只有立足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良性循環,因此,對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進行研究尤為必要。本文針對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進行的實證研究,主要是基于Logistic理論和方法對當前海南省綠色經濟相關指標及其現狀進行分析,隨后將logistics分析運用到實證研究之中,以數據為基礎分析并揭示了海南省綠色經濟指數,為海南省國際旅游島、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一定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海南??;生態優勢;綠色經濟發展;logistics分析
1緒論
1.1研究背景
海南省要打造國際旅游島和建設自由貿易港,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必須以保護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為前提,走綠色發展之路??v觀歷史,有很多國家、區域發展未能有效的平衡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如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倫敦空氣質量極度惡化成為“霧都”,我國很多省份因工業生產過度排放頻發霧霾,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提升??梢?,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既相互矛盾,又緊密聯系的的兩個方面。海南省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即一方面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需要依靠工業發展為旅游島的建設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另一方面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了省富民強的目標,但也為當地環境帶來了諸多壓力,因此對海南省綠色經濟的研究尤為重要。
研究綠色經濟是海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經濟發展和環境質量之間的相互協調,既要保證經濟發展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勢頭,同時又要保證環境的高質量,換言之,要實現經濟發展越快,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越小。海南島具有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但地理位置較為特殊導致其生態環境系統特別脆弱,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較差,因此當環境受到危害時將難以恢復。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海南省建省開始,業內專家、環境保護者對綠色經濟發展的問題進行過研究。直至上世紀末,海南省提出的生態示范區獲國家批準,由此在制度上較為合理科學的完成了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的平衡和界定。隨后,海南省提出的打造國際旅游島及建設自由貿易港發展戰略,為海南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找到了新的平衡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1.2研究意義
1.2.1理論意義
通過研究形成一種共識,發展綠色經濟是改善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舉措,同時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綠色發展指數越高,綠色發展程度則越高,經濟就會越發達。一個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依賴于經濟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良好生態環境的形成要依托經濟,同時也能反作用于促進經濟發展。
1.2.2實踐意義
海南發展的最大優勢是生態環境,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在國家旅游戰略中的地位逐漸凸顯。一方面,海南省要在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中發展經濟,另一方面,海南省要在經濟發展中守住生態底線。因此,在海南的經濟結構調整中,需要發展以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代表的第一產業,以高端制造業、智能化為代表的新型工業,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等綠色低碳特色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良性循環。在本篇文章中,對海南省綠色經濟進行了實證研究,先闡述綠色經濟的理論,再將logistics分析運用到實證研究之中,對海南省綠色經濟相關指標發展進行了分析,以數據為基礎分析并揭示了海南省各區縣綠色經濟發展狀況,為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提供一定對策建議。
1.3研究現狀
1.3.1國內研究現狀
為了更好的分析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必須知曉國家、地區現在的綠色經濟發展相關的政策,學習借鑒國內學者、政府研究部門、高校等對綠色經濟已有的研究成果。雖然綠色經濟在我國仍處在發展的初期,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后發優勢,因此,國內有很多學者對綠色經濟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采用數理分析方法進行研究:閆函、賈寧、董新春(2020)等學者從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保護4個層面,構建了山西省綠色轉型發展指標體系,采用數理分析方法對山西省的綠色轉型發展現狀進行了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結合政策背景,提出山西省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
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區域綠色發展進行實證研究:朱幫助、張夢凡(2020)等學者剖析了新時代綠色發展內涵,構建了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綠色發展評價方法。同時從實證研究的角度以廣西為例,論證了廣西綠色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其中環境治理方面的指標對綠色發展貢獻較大,而資源有效利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指標貢獻較小。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研究:胡本田、徐兵華(2013)等學者認為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質量在變好;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環境質量開始惡化;但是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又會促使環境質量向好的方向發展。
1.3.2國外研究現狀
logistic主成分分析環境質量和經濟增長關系研究:Grossman和Krueger兩個外國學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利用logistic主成分分析模型,對人均收入和環境質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實證研究。
綠色經濟系統相互關系研究:哈羅德一多馬模型中,將決定經濟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確定為資本、技術、勞動力,并導入了自然資源存量因素。但是該模型是一個經濟增長模型,環境系統作為其子系統而獨立存在,在模型中僅考慮了環境系統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而忽略了環境質量惡化和環境資源有限等諸多因素導致的經濟增長受抑制問題。
運用指標體系構建決策者價值指數研究:韓國學者宋俊、宋浩耀、朱東歐信(2002)認為環境影響評價已經成為環境管理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并以多屬性效用理論(MAUT)為基礎,運用相關分析方法,獲得環境影響評價的決策者價值指數,為韓國環境部決策者提供有效的價值判斷。
綜上所述,從研究內容來看,國外文獻重點研究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綠色經濟發展狀況,缺乏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綠色經濟的研究。國內文獻以研究海南省一二三產業綠色經濟以及非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為主,缺乏對海南省各地域綠色經濟發展狀況的研究以及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的研究。從研究方法來看,國內外很多學者在研究綠色經濟發展中,主要方向是研究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的關系問題,通過建立綠色轉型發展指標體系,或者是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等,運用數理分析方法來進行實證研究。因此,從研究可行性上來講,可以著眼于國內某區域綠色經濟發展,通過收集區域經濟發展的序時數據,建立綠色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數理分析方法形成綠色發展指數,對區域綠色經濟發展進行有效的評價,并提出實現區域內綠色發展路徑的建議。
1.4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本文收集了海南省綠色經濟的相關指標以及數據,研究海南省各市縣綠色發展指數,通過研究該指數進而分析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狀況,提出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對策和建議。顯然,與以往研究海南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綠色經濟指數以及其他熱點地區綠色經濟的研究有所不同,本文以宏觀的地域角度分析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因此,本文的創新點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即海南省各市縣綠色發展指數、綠色經濟發展對策。
1.5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本文采用文獻法和實證分析法。通過文獻法了解了海南省綠色經濟研究的現狀以及可以研究的論點,進而選擇研究海南省各市縣綠色經濟發展狀況。與此同時,通過實證分析方法構建了Logistic模型,來分析海南省各市縣的綠色發展指數,并提出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對策和建議。其基本思路為采用預分組的方式對海南省各市縣2012年-2020年的綠色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分類,得到高綠色發展程度樣本和低綠色發展程度樣本,并將其設定為被解釋變量,選合適的解釋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并根據回歸結果計算分析海南省各市縣的綠色發展指數。
圖1技術路線
2綠色經濟理論
2.1綠色經濟的含義
綠色經濟指的綠色社會經濟發展的總和,按照不同的發展階段將社會經濟劃分為四種,其一為農業經濟,其二為工業經濟,其三為服務經濟,其四為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系統,不同要素內部組成成分之間存在某種直接或間接關系,通過相對穩定的狀態相互制衡。就人類自身來說,一方面,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獲取自身發展所需要的食物和水等資源,對自然造成了一定的消耗或破壞;同時,人類在正常生產生活活動中還要將產生的垃圾或排泄物排放到環境之中,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另一方面,人類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式對自然產生了一定的保護。由此可知,自然環境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反過來,人類的某些活動又或好或壞的作用于環境系統,因此人類在生存發展過程中若不注意綠色經濟發展就會使環境系統遭到破壞,最終使環境質量惡化,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威脅。因此,綠色經濟必須處理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
2.2綠色經濟的作用
以人類為主體可將綠色經濟的作用概括為下述三個方面:第一,為人類提供生存發展必要的物質支持;第二是可循環使用人類生產生活中產出的廢棄物,保證環境系統穩定;第三是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人類提供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等。衡量某個地區或國家環境質量變化通??赏ㄟ^生態破壞程度、資源消耗量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指標來實現。
2.3綠色經濟發展方向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以粗放型經濟和勞動密集型經濟為主體,生產要素以勞動力為主,忽視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其中大氣污染最為嚴重。自《環境保護法》開始實施,我國才逐步重視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加強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制度化道路,不斷完善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全社會、全領域、全過程大力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尤其是有效地利用了各個生產要素,推進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促使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卓有成效?!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的最新理念。
3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指標體系構建
3.1指標選取
參考相關研究成果,考慮到部分指標存在共線性、相關性問題以及排除其他不相關的指標,對指標進行篩選,最終得到7個與綠色發展有關的指標來構建綠色發展指數??紤]到采用Logistic回歸的樣本量要求以及年度數據的完整性,此處選取海南省18個市縣的2012-2018年的相關數據,并對2019-2020年數據進行了合理預測,得到2012-2020年面板數據。
表1綠色經濟發展指標及描述性統計
3.2指標解釋
根據3.1所述,本文解釋變量的選取如下:
(1)空氣二氧化硫含量(SO2):主流研究表明,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是判斷工廠廢氣排放量的重要指標,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越低,說明污染物排放量越少,經濟發展也更加綠色。
(2)空氣質量達到及好于二級的天數(T2):同樣地,空氣質量越好,達標天數越多,說明綠色發展程度越高。
(3)各城市GDP總量(GDP):普遍研究認為,GDP總量是代表各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指標。
(4)人均生活垃圾處理量(LZ):人均生活垃圾處理量代表了環保措施的力度,垃圾處理量越大,則自然界中的生活垃圾越少,對環境造成的負擔越少。
(5)人均耕地面積(GD):人均耕地面積主要代表一個區域的資源量情況。
3.3樣本數量的分組
從國際經驗來看,產業結構的優化是經濟綠色發展的前提條件,一般來說第一和第二產業排放是造成環境污染,限制綠色發展的重要因素(如農業大量使用的化肥、農藥,工業排放的廢水、廢氣等),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得比重越高,說明綠色經濟發展越好。單位GDP能源消耗也是評價綠色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單位GDP能耗越低,說明綠色發展越好。因此,為了避免單一預分組變量造成分組結果的不準確,此處選擇這兩個指標來對樣本進行預分組,從而得到被解釋變量綠色發展指數(GD)的取值。
確定了預分組標準后,考慮到各地區綠色發展情況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我們將采用分年度分組的方法:
(1)將樣本按每一年第三產業占比從大到小依次排序,三產占比前30%的樣本為高綠色發展組,后30%的則為低綠色發展組。
(2)將樣本按每一年單位GDP能耗從小到大依次排序,三產占比前30%的樣本為高綠色發展組,后30%的則為低綠色發展組。
(3)當樣本被分別按兩個指標排序后,兩種標準都能同時進入某一組時,將被視為高綠色發展組或低綠色發展組的研究樣本。
3.4綠色發展指數模型
本文所構建的Logistic綠色發展指數模型如下,其中被解釋變量為綠色發展程度(GD):
(1)
將高綠色發展樣本設為1,低綠色發展樣本設為0,對分組樣本按照模型(1)進行回歸,結果見下表:
表2Logistic回歸結果
下表顯示所有其他變量的Wald統計量對應的P值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說明所有變量的回歸系數均有統計意義。進一步的,從回歸系數的符號來看:
表3回歸結果分析
GDP 意味著每增加1個單位,則綠色發展指數減少0.0075個單位。通常認為,當一個地區仍處于粗放發展階段時,擁有大量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其GDP的增長與環境呈負相關關系。因此,從實證結果看,當前海南省經濟仍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這也可以從全省第三產業占GDP比例較低得到佐證
LZ 與綠色發展正相關,這也與預期相符
GD 與綠色發展呈負相關,這個指標與GDP指標類似,也說明海南省農業正處于粗放經營階段,化肥、農藥、水資源用量較大導致人均耕地面積與環境負相關
3.5海南省綠色發展實證分析
由以上結果,進行歸一化處理,可以得到綠色發展指數(GDI)模型:
(2)
其中,,下表中,GDI值趨近于1,表明該樣本綠色發展指數越高,GDI值趨近于0,表明該樣本綠色發展指數越低。2012年至2018年是通過實際數據分析后得出的結果,2019年至2020年是基于2012年至2018年數據預測后的結果。得出的具體結果如下:
表42012年-2020年海南各市縣綠色發展指數
4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
以上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并選用海南省各市縣2012-2018年的數據,構建了海南省各市縣的綠色發展指數,下面通過對各市縣綠色發展指數的分析,進而完成對海南省綠色經濟的綜合評價。
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島以來,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不斷優化產,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逐步協調。從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及綠色發展指數看,海南省過去GDP的增長速度較快。我國的實踐說明,當一個地區仍處于粗放發展階段時,工業發展以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為主,且第三產業占比較低,其GDP的增長與環境呈負相關關系?,F在,在國家戰略與海南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對綠色經濟發展的認識不斷提升,綠色發展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全省綠色發展指數有所上升。但我們也要看到,海南與發達省份相比,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和投資結構不合理,生態環境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制約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依然存在,綠色文明程度與國際旅游島要求不相適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壓力依然較大。
從地區差異來看,各市縣的綠色發展指數表明地區綠色經濟發展不平衡。???、三亞、保亭、陵水、白沙等地綠色經濟發展更加迅速,其中三亞在2020年的綠色發展指數達到1.00。而昌江、澄邁、東方綠色發展程度明顯低于平均水平,例如澄邁綠色發展指數僅為0.12。海南省作為一個大陸性島嶼,內部地理差異較大,沿海地域地形平坦,農業適合綠色機械化作業,工業發展與外界供應鏈聯系緊密,尤其是沿海旅游業作為海南省一大特色,故綠色經濟指數較高。內陸地區交通閉塞,經濟發展理念傳統,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區,綠色發展指數偏低。
5對策建議
5.1堅持發展綠色低碳特色產業體系
以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為引領,發揮好生態環境優勢,在發展中嚴守生態環境生命線,堅持推進綠色經濟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著力培育特色產業,推動建立以高端制造業、智能化為代表的新型工業,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以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等綠色低碳特色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向綠色高效產業發展,建立完善綠色產業、新業態投資機制。全面推廣循環經濟,鼓勵綠色產業集聚發展,實施現有工業的生態循環化改造。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控制碳排放,從源頭預防,鼓勵發展節能、降耗、減排的清潔生產項目,推動低碳試點。
5.2全面落實好國家戰略
打造國際旅游島和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國家賦予海南的發展戰略,更是海南的比較優勢和空前機遇。要以打造國際旅游島和建設自由貿易港為重心,在用好用足用活國家特殊政策的基礎上,完善配套措施,推動各項改革措施盡快落地。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和經濟結構。打造對外開放高地,建設聯結“一帶一路”的空港、海港、貿易物流樞紐,推進對外多領域合作。
5.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增長動能轉換
從旅游業、農副產品、消費、醫療健康、房地產業等領域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快先進制造業、智能化產業發展,全面提升實體經濟綠色發展指數。要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進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綠色低碳產業新的增長點。淘汰落后產能,制定生態配套措施。加大人力資源培育力度,建設知識型的勞動者大軍。優化市場供給結構,堅持三去一降一補,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5.4堅持創新、協調發展
通過創新解決好發展動力不足,各區域、各領域發展不平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從整體上把握新發展理念,在創新、協調中推動綠色發展水平。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建設的始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進資源要素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增強提高綠色發展指數的動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
5.5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及綠色經濟法規規章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力度,全面清理并評估現有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推動修訂并加快出臺一批法規規章和規范性制度。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不斷提高破壞生態環境的成本,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和節能減排問責制度。建立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和環境影響評價標準,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出臺“誰破壞誰付費、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得償”的政策措施。
6結論
本文研究結果說明了海南省綠色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高,但是海南省各地區綠色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對海南省各地區綠色經濟發展程度做出了有效的分析,有利于各個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有利于防止鼓勵支持發展綠色經濟的政策一刀切。與之前的研究相比,本文分析的是海南省各個地區綠色發展狀況,不同于其他論文分析一二三產業綠色經濟以及研究非海南地區綠色經濟,有利于拓展人們對海南省綠色經濟的認識。當然,本篇論文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我國及國外綠色經濟發展的現狀認識有限;對于經濟發展、保護環境與綠色經濟的概念認識不是特別清晰。因而,在綠色經濟研究領域,需要我們砥礪前行,逐步探索。
參考文獻:
[1]陳廣洲,水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D].安徽:合肥工業大學,2003.
[2]周敬宣,字鵬,中國戰略環境評價若干關鍵問題的探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1-188.
[3]王拯,劉雙明,辛言君.關于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思考[J].蘭州鐵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1(4):129-131.
[4]李文青,徐明祥,淺談戰略環境影響評價[J].電力環境保護,2012,18(1):38-40
[5]郭穎杰,張樹深,風險預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中國環境管理,2012,10(5):30-32
[6]任麗軍,尚金城,山東省產業政策戰略環境評價[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15,18(1):27-29.
[7]段剛,戰略環境評價研究進展-分析戰略環境評價[J].環境保護,2015(6):42-44.
[8]吳躍明,張子晰,郎東鋒,新型環境經濟協調度預測模型及應用.南京大學學報,2016,466-471.
[9]楊斌.衛留成在中共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上的工作報告[N].海南日報,2020-5-1(A2).
[10]李巍,楊志峰重大經濟政策環境影響評價初探-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環境影響評價[J].中國環境科學,2020,20(2):114-118.
[11]李湘梅.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環境評價方法研究-以《武漢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為例[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20:1-131.
[12]李天威,李巍,政策層面戰略環境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經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1-257.
[13]卓悅,關中地區經濟發展與渭河水環境質量演變關系研究[D].陜西西北大學,2018:1-57.
[14]胡本田,徐兵華.中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特征——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3(06):76-82+124.
[15]關卉,王金生,徐陵,等,戰略環境評價技術方法與應用實踐[J].生態環境學報,2020,18(3):1161-1168
[16]朱幫助、張夢凡等學者,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0,35(17):36-39
[17]閆函、賈寧、董新春等學者,山西省綠色轉型發展現狀評價及路徑研究[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20,40(01):76-80
[18]PaulaAntunes,RuiSantos,LuisJordao.Theapplication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stodetermineenvironmentalimpactsignificance[J].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view,2011,21(6):511-535.
[19]PeterGB,EdwardTP,GernotF,etal.Experimentaldeterminationofthefateofrisingcozdropletsinseawater[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2,36:5441-5446.
[20]JuliusSolnes.EnvironmentalqualityindexingoflargeindustrialdevelopmentalternativesusingAHP[J].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view,2020,23(3):283-303
[21]ManfredL,ShaunaAM,BtittaK,etal.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includingindirecteffects-acasestudyusinginput-outputanalysis[J].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view,2018,23(3):263-282.
[22]T.Potts,P.Niewiadomski,K.Prager.TheGreenEconomyResearchCentre–positioninggeographicalresearchinAberdeentoaddressthechallengesofgreeneconomytransitions[J].ScottishGeographicalJournal,2020,135(3-4).
[23]SeungJK,SeungHY,ChulOS.Amulti-attributeindexforassessingenvironmentalimpactsofregionaldevelopmentprojects:AcasestudyofKorea[J].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12,29(2):301-309.
[24]EllisAMF,BrigitAMS,ErikL.Assessinghealthconsequencesinan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ThecaseofAmsterdamAirportSchiphol[].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view,2020,(22):633-653.
[25]EfthymisZagorianakos.Athens2004OlympicGames’TransportationPlan:amissedopportunityforStrategicEnvironmentalAssessment(SEA)integration[J].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2014.
[26]SmitBarry,SpalingHarry.MethodsforcumulativeeffectsassessmentjJ].EnvironmentalImpaciAssessmentReview,2015,15(1):81-106.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6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