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旅游業對策探析

前言 對廣東旅游業而言,2008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年初雪災、年中汶川大地震,國內游、出境游、入境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臨近年底,又遇上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旅游業幾受重創,據業內人估計,廣東旅游業全面復蘇大約仍需半年。 雖然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放

  前言

  對廣東旅游業而言,2008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年初雪災、年中汶川大地震,國內游、出境游、入境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臨近年底,又遇上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旅游業幾受重創,據業內人估計,廣東旅游業全面復蘇大約仍需半年。
  雖然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放緩給世界旅游業造成負面影響,但外部環境和需求變化會促使旅游業深度整合,使之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在經濟危機下,廣東旅游業為應對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和挑戰,充分發揮旅游業在拉動內需,與境外、國內省內五百家以上景區、航空公司、酒店等旅游企業,及境內外旅游主管部門,形成緊密協作態勢,以國內旅游市場為重點積極開展的“百家景區大聯展”活動,成為拉動經濟復蘇的積極因素,2008年11月26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公布《關于加快廣東旅游業改革與發展建設旅游強省的決定》?!稕Q定》提出將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全面推動廣東旅游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2009年,作為首個“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的廣東在全國率先推行國民旅游計劃,成為拉動內需的強大動力。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估計,國民休閑計劃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非常巨大,起碼拉動廣東旅游經濟超過五千億元。
  總之,廣東旅游業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如今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需以世界眼光、戰略思維來謀劃廣東旅游發展新格局,打造大旅游、大產業、大品牌,努力使廣東從旅游大省轉變成為旅游強省。

  一、廣東省旅游業的現狀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旅游業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廣東旅游不僅總收入長期居全國前列,所占比重獨居全國旅游業四分之一,并創造了多項第一。

  (一)旅游業已成為廣東的支柱產業

  廣東旅游業成為廣東的支柱產業。自1994年到2005年,廣東的旅游創匯、旅游業總收入、入境旅游人數等主要旅游經濟指標居全國首位。其他如旅游企業、營業收入、星級飯店營業收入、向國家上交營業稅等項目,廣東均列全國第一。據廣東旅游局統計,2006年廣東旅游總收入達到2,125億元人民幣;廣東省入境人數去年首次突破1億人次,在人數上已經超過了法國、美國、西班牙等旅游大國。2007年廣東旅游業總收入達2,454.07億元,次于江蘇省2,826.9億元,但旅游外匯收入達87.05億美元,居全國第一;口岸入境旅游人數1.03億人次,約占全國的80%;2008年廣東旅游業遭受到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等連番沖擊,廣東旅游經濟總體上仍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廣東旅游總收入2,641.3億元,比2007年增長7.6%。
廣東省旅游業對策探析

 ?。ǘ┞糜钨Y源更加豐富

  廣東旅游資源具有門類齊全、組合良好、分布合理的整體優勢,廣東旅游產業鏈初具規模,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之一。
  1.旅游部門。目前,廣東擁有旅行社933家,包括國際旅行社203家,國內旅行社730家,其中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美譽度最高的旅行社,是全國地方旅行社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廣東省目前擁有旅游賓館5,062余家,其中星級以上酒店1,164多家,346,130間客房602,099張床位,客房出租率59.64%。廣東省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的城市有深圳、廣州、珠海、肇慶、中山、佛山、江門、汕頭、惠州、南海、韶關、清遠、陽江、東莞、潮州、湛江、河源、開平、梅州、茂名等20個城市。
  2.旅游景點。廣東省旅游大型旅游景區景點300多家,有全國首批工農業旅游示范點21個,現已開發省級以上森林公園40個,自然保護區30個。廣東有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深圳華僑城旅游度假區2家5A度假區,18家國家4A風景區。廣東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冬暖夏涼,有著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大陸岸線3368公里,居全國第一,有著名的海陵島、小梅沙等30多處濱海沙灘和10多處優美的海景區。廣東又是我國溫泉資源大省,溫泉的數量僅次于西藏、云南,居全國第三位,全省已發現溫泉311處,已經開發的溫泉旅游景點、景區達39處,其中有5家是4A級旅游景區。廣東省內主要城市旅游景點豐富,以廣州市為例,景點達129處,城市旅游市場火爆。
廣東省旅游業對策探析

  二、廣東省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廣東是我國旅游大省,在全國旅游產業格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缺乏知名品牌和戰略謀劃已成為制約廣東旅游經濟發展的兩大突出問題,而發展模式單一、經營粗放、產業體系粗糙,產業形態落后,產業集約化低,產品質量不高等一系列深層結構問題依然存在。

 ?。ㄒ唬┞糜钨Y源開發不科學,還處于低層次開發

  廣東省旅游資源普遍存在低層次問題。以廣東濱海旅游業為例,主要表現在,一是產品單一,地區雷同。二是旅游交通等基礎設施滯后,導致交通、住宿等跟不上的問題。三是環保問題突出,一些旅游者隨意丟棄廢物垃圾,旅游企業或經營者任意開山取石、亂砍濫伐、隨意建筑,破壞了濱海旅游地自然景觀。四是濱海旅游業屬于新興的產業,發展的歷史較短,缺乏有效促銷手段,有“養在深閨無人知”的情況。

 ?。ǘ┞糜螀^發展不平衡,旅游格局還是以城市為主

  珠三角地區占廣東旅游業總收入的八成以上,而廣大的粵北及粵東粵西兩翼卻僅占不足二成。根據表3中數據顯示,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中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五座城市旅游總收入就占廣東省旅游總收入70.6%,旅游外匯收入占總收入的88.4%,粵北、粵東、粵西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比較緩慢。
廣東省旅游業對策探析

 ?。ㄈ┫M結構不合理,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未根本轉變

  在廣東國際旅游外創造的增加值中,住宿、交通、餐飲三項基礎消費占85.7%,重產品開發輕市場需求、重人數增加輕消費增長、重建設投資輕服務質量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提供的數據,2007年訪港旅客超越2,800萬人次。其中入境不過夜旅客在港的人均消費將由2006年的1,015港元。與緊鄰的香港相比,廣東省的旅游業還有差距,尤其是在入境旅客人均消費上,2007廣東省入境海外游客人均消費354.76元,僅是香港不過夜游客消費的三分之一。
廣東省旅游業對策探析

 ?。ㄋ模V東旅游信息化建設滯后,工作效率不高

  2001年,廣東省成為“金旅工程”的首個試點省份,借毗鄰港澳的優勢,初步形成省級DMS與市縣級DMS以及重點旅游企業網站互聯互動的多層次營銷模式,但仍然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但部分地區對信息化工作不夠重視,推動工作力度還不夠大,旅游業各部門、各區域旅游信息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旅游信息化標準亟待統一;旅游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落后,旅游信息化機構不健全,用于旅游信息化建設與項目運行維護的經費不足;旅游信息人才隊伍參差不齊,部分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使得旅游信息資源交流不暢,共享程度低,不利于提高整個行業的工作效率。

 ?。ㄎ澹┞糜螛I市場秩序不正規,規模經濟難以產生

  近年來,廣東省各類旅游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但與之相適應的市場秩序和規則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建設。少數旅游企業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超范圍經營,采取“零負團費”不正當競爭行為,影響了旅游服務質量,旅游市場還存在超范圍經營、購物欺詐、“黑店”、“黑導”等非法行為,致使企業誠信缺失,嚴重威脅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大型旅行社在競爭中面對眾多新的商業機會,卻未能在旅游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難以形成規模經濟,而小旅行社則集中表現為有限的接待數量和低下的利潤水平。廣東排名最前列的廣之旅旅行社2008年旅游收入18億元,而利潤卻僅有1000萬,利潤率尚不足1%。

  三、廣東省旅游業存在問題的原因

 ?。ㄒ唬┞糜涡袠I還沒有走上集約化發展的軌道。

  廣東旅游業還停留在傳統的發展觀念,傳統的以觀光為主導的產品結構難以進行調整,旅游消費整體還處于初級化階段,還處于政府主導的旅游行為,還沒有轉變到以市場為主導的地位上來!廣東旅游企業不僅資產規模難以與世界旅游大集團相比,而且在企業制度,營銷網絡,技術手段,管理方式等也比較落后,旅游企業的“小,散,弱,差”的現狀還沒有明顯改善。

 ?。ǘ┞糜谓虒W與信息化建設的相對滯后制約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到目前為止廣東還沒有一家旅游院校能與美國的康奈爾或瑞士的洛桑相媲美,還沒有一家得到國際旅游業界普遍承認的權威科研機構,還沒有一份得到國內外旅游業界或學界普遍認同的學術刊物。廣東的旅游院?;蜷_設旅游專業的院校還面臨著量多質低的挑戰。旅游信息化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尚不能完全適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步伐,實踐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

 ?。ㄈ┬袠I市場機制不成熟、同時行業內缺乏有效的規范準則。

  旅行社數量眾多,服務水平卻參差不齊。旅行社行業競爭激烈,造成一些競爭弊端。旅行社市場混亂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以削價競爭為主的旅行社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競爭的結果不會刺激產品質量的改進,而是導致質量被忽視,無意保證質量或無力保證質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種形式的惡性循環。

  四、廣東旅游業的SWOT分析

 ?。ㄒ唬V東旅游業發展的優勢

  1.三大市場全面發展,市場前景日益廣闊。從近幾年來看,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張,產業體系進一步健全和發展階段。旅游產品結構不斷完善,旅游生產力配套水平明顯提高。2008年,廣東入境旅游經受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國內旅游持續發展,國內旅游收入大幅度提高。出境旅游穩步發展,廣東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自費出境游的目的地,開展了與東南亞國家的邊境旅游,赴香港,澳門,臺灣的旅游規劃不斷擴大。
  2.政府主導的旅游業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2008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從國家旅游局成功爭取國家旅游局全力支持廣東旅游業先行先試,建設旅游強省和“中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由旅游大省轉變為旅游強省旅游強省,構建以休閑度假為主體內涵的新型國民旅游模式。省政府隨后又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和《關于加快廣東省旅游業改革與發展建設旅游強省的決定》,正式提出要“建設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推行國民旅游計劃,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節慶和商務會展旅游”,指出要將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全面推動廣東旅游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
  3.建設旅游強省,實施國民旅游時機成熟。根據30年的發展,從2006年開始,廣東人均生產總值已超過3000美元,廣東已基本上進入工業化后期,有些城市已進入后工業化發展階段。廣東是中國的經濟大省和旅游大省,已經具備建設成為旅游強省和試行國民旅游休閑計劃的經濟社會基礎。2009年,作為首個“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的廣東在全國率先推行國民旅游計劃,成為拉動內需的強大動力。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估計,國民休閑計劃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非常巨大,起碼拉動廣東旅游經濟超過五千億元。

 ?。ǘV東旅游業發展的劣勢

  廣東旅游業缺少在世界上叫得響的品牌,也沒有打造出自己的龍頭產品。廣東旅游形象不夠鮮明是廣東旅游業當前發展的劣勢,與旅游強省的目標不相適應。深圳的幾個人造景點的火爆,其實也是得益于“港澳”這個“大景區”的連鎖效應。廣東有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但是也比張家界、云臺山差得很遠。從一個長線團來考慮,它還缺乏一個容量大,能夠使游客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吃、住游的景區的帶動,這就是廣東旅游的“北門”難以打開的瓶頸。廣東具有嶺南特色的旅游產品單一且未上規模,以廣州為為例:廣州作為省會城市,卻沒有自己的品牌景點。

 ?。ㄈV東旅游業面臨的機遇

  1.政府大力發展交通事業。國家4萬億投資拉動內需,主要投向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支線機場的建設,這對旅游業的發展而言是重大利好。廣武高鐵的建成,將使廣州和武漢的距離縮短為四個小時;珠三角軌道交通的建成,將使整個珠三角地區形成“一小時旅游圈”;而粵東地區的兩大支線機場——揭陽潮汕機場的建成和梅縣機場的擴建,將使“世界客都”梅州在未來成為全國性和國際性的旅游目的地有了現實可能性,廣東旅游業在交通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得升到更高的層次。
  2.國民旅游消費信心足。2008年11月14日,國際著名的尼爾森調查公司發布了最新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根據該數據記錄,中國消費者信心水平從2006年下半年至今,始終居于平穩,在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走低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信心較去年略有提升,指數達到96,超過全球平均水平12點。由此可見,中國旅游消費者的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并未喪失,這就為廣東省實行全民旅游計劃奠定了現實的市場基礎。
  3.旅游企業面臨一次大的調整和發展。一是此時各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會高度重視旅游業拉動內需作用,進而傾斜社會資源,加大對旅游業的投資和扶持力度;二是旅游業增速放緩必將引發產業重整和優勝劣汰,一批優質企業和知名品牌將成為新的行業標桿,從而帶動產業整體升級;三是國際間旅游合作意愿大大增強,各國有可能在此時進一步互相開放市場,各國旅游企業間的整合、兼并與合作也將增多;四是經濟放緩將推動各行業人才的大規模流動。綜合以上因素,未來一段時期可成為產業調整升級的良好契機。廣東旅游業理應順應并引導這一趨勢,對旅游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向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拓展,進而推到廣東省旅游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4.申亞為廣東城市旅游發展帶來機遇。隨著2010年第16屆亞洲運動會組織工作進入實施階段,“動感亞洲,感動世界”的申亞口號把亞運會提升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境界。廣州在國家及區域的中心地位日漸突出,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廣州未來可能成為外國游客進入中國旅游的一個交通中轉樞紐或終點站之一,人口集聚使得城市探親訪友的密度增大,為城市旅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并且帶動周邊旅游城市的迅速發展。

 ?。ㄋ模V東旅游業面對的挑戰

  1.旅游業的一體化發展。不僅是國內還是國際,旅游業的一體化發展呈現兩個方面,一個是同質的方面,主要體現在對旅游接待設施,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城市自然環境的國際化、現代化和標準化的要求。二是異質的方面,體現在對文化性的要求越來越突出,要求旅游經營內涵的民族化、歷史化,個性化。這兩個方面共同構成了世界旅游業發展一體化的格局,旅游業的一體發展要求在旅游設施上越來越國際化的同時,在經營內容上也要求越為來越民族化、特色化,對廣東旅游業提出了挑戰。
  2.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各個大的跨國集團已經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形成了國內國際竟爭的局面。隨著國內進一步開放,這一局面將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國內市場國際化,大的跨國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實際是就是看中了這一市場,所以,隨著各大跨國旅游集團進入中國市場,隨著國際竟爭國內化的發展,就勢必形成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局面。東南亞一些國家與廣東的一些旅游資源相比,如濱海旅游,具有一定替代性,甚至更優于廣東,從而使這些國家和地區成為廣東海外旅游市場的強勁競爭者,將奪走了廣東大批的海內外游客。
  3.旅游專業化效應越來越明顯。旅游中介分工越來越細分,專業化的中介公司越來越多,包括酒店預訂專業化公司、票務預訂專業化、餐飲預訂專業化公司、旅游景點預訂專業化服務公司、旅游咨詢專業化服務公司等。旅行社從過去的傳統的做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之分外,現在更加分工細致,不同的旅行社開發不同的旅游專線,同一品牌的旅行社也分別開發出不同的主體旅游和專題旅游。在旅游中介及各旅游相關部門的努力下,逐步開發出工業旅游、農業旅游、森林旅游、生態旅游、科技旅游、商務旅游。旅游服務項目不斷拓新,向精細化方向發展,這對廣東旅游企業做強做大提出了挑戰。

  五、廣東旅游業發展的戰略對策

  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首先要充分把握發展模式,建設旅游精品,在此同時,應全面塑造廣東省度假旅游新形象,吸引高端游客,實現重點突破。對旅游重點市縣、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傾斜扶持,提高廣東省旅游核心競爭力和形成突出的競爭優勢,實現廣東省旅游在國外重點市場大突破,在港澳臺市場大轉型,在國內市場大升級。從而真正實現廣東省旅游的五大轉型:從以團隊為主向散客為主轉型;從以觀光型為主向度假型為主轉型;從數量擴張為主向效益和質量提升為主轉型;從國內游客為主向境外游客為主轉型;從低端游客為主向高端游客為主轉型。

 ?。ㄒ唬┮幏堵糜涡庞脵C制,保證經濟運行有序化

  廣東要想建設旅游強省,首要條件就是宏觀經濟的運行要完成從無序到有序的轉變,建立完整意義上的市場化投資機制,使很多項目按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來辦事,這就需要積極推動廣東旅游誠信長效機制建設:一是開通“旅游誠信網”。以旅行社業務年檢、旅游星級飯店評定等系統為基礎,設立了旅游誠信動態、誠信榜、曝光臺、誠信管理、誠信交流等項目,初步建立了面向社會公眾、旅游企業及從業人員的誠信信息交流的平臺。二是全面推行《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培育成熟有序的出境游市場。三是繼續與香港、澳門、泰國等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開展誠信旅游合作,加強旅游質監所與香港旅游業議會的合作,妥善處理兩地旅游投訴。四是著手建立旅游誠信評價體系,通過標準化手段,建立旅行社、導游人員的誠信信息征集、公示制度。

 ?。ǘ﹨f調旅游業三大市場,進一步完善市場結構

  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大力發展入境旅游,積極發展國內旅游,適度發展出境旅游”的旅游發展總體指導方針,通過大力發展入境旅游,著力優化入境游客的消費結構,使旅游業成為國家外匯收入的一上有機組成部分,全面帶動廣東省的服務貿易的發展。通過積極發展國內旅游,擴大國民的旅游消費,使旅游業成為刺激擴大內需和提高國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適度發展出境旅游,使其成為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并滿足國民中部分收入者的旅游需求。加強與各省區特別是泛珠三角區域的旅游合作,提升粵港澳旅游合作水平,加強與東盟旅游合作,擴大與亞太地區的旅游合作交流領域,提升與歐美和非洲國家旅游合作水平,進一步拓展國際旅游合作空間。

 ?。ㄈ┎粩鄤撔?,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

  旅游產品要形成系列,并不斷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這是影響旅游業競爭力強弱的重要因素。作為一個旅游大省,自身需要有豐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資源,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帶來大規模的客流,而要成為旅游強省,則需要在豐富的自然文化性資源的基礎之上,開發出有較高水準的自然文化旅游產品,還要積極推進完整的旅游產品體系的建設過程。廣東要加強旅游產業體系建設,就必須按照大旅游、大市場的發展理念,重點扶持重大旅游項目、旅游龍頭企業、精品旅游線路和具有廣闊前景的旅游新產品,建設旅游大品牌,塑造“活力廣東”旅游總體形象。推廣“嶺南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活力商都”旅游品牌。依托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都市圈,重點發展商務、會展、購物、主題公園、溫泉、高爾夫旅游,建設主題形象鮮明、具有國際水準的休閑旅游度假區,使之成為我國旅游業發展水平最高、國際性最強的區域之一;培育粵西“黃金海岸”旅游品牌,大力發展濱海旅游經濟。

 ?。ㄋ模┨岣叻召|量,進一步提高服務標準化

  標準化是旅游大規模市場化經營的基礎,基礎越扎實,總體水平越有保障。要在戰略的上重視旅游服務質量的法制化,標準化,系列化,形成自覺的服務意識和文化觀念。廣東省旅游業要繼續落實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制度,組建質量監督管理所,加強旅游市場管理,并開展爭創“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后續活動。通過各項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和標準化措施,使服務質量更上一層樓!加強旅游標準化發展規劃建設,就是通過努力在旅游基礎、旅游質量、旅游資質、旅游設施、旅游信息、旅游安全和衛生、游環境保護等方面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旅游標準化體系以此來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強行業管理、促進廣東旅游業健康發展。

 ?。ㄎ澹┒鄻踊?、特色化市場營銷,樹立鮮明廣東形象

  面對多元化的旅游客源市場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在加大宣傳促銷投入的同時,也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尋求實效的提高,實現從“讓人知”到“讓人來”的市場促銷變革。根據不同的客源地市場特點,制訂不同的市場營銷策略,進行有的放矢的營銷.充分利用客源地旅游公司的本土優勢,對當地進行本土化、全方位、多角度的旅游宣傳推廣活動。充分利用TPO、PATA、世界美食聯盟及廣深珠、穗港澳等國際和地區性旅游合作組織的平臺,加大廣州旅游對外宣傳促銷力度。要充分利用2010年舉辦亞運的有利契機,打好“亞運牌”,吸引更多的亞洲游客前來旅游;要緊緊抓住海峽兩岸實現“三通”、旅游成本降低的機遇,大力開拓臺灣居民赴廣州旅游的市場。要積極做好國內客源市場的拓展工作,利用廣東試行“國民旅游休閑計劃”的契機,聯合各區、縣級市旅游局、各旅游企業實行聯合巡回促銷,開辟新型客源市場。

 ?。┊a業組織集團化,建立足夠強的旅游企業

  現代競爭的發展趨勢,就是大集團,大公司的發展。目前的態勢是國際市場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為適應國際化競爭的需要,必須有大集團,大公司來作為主體。旅游企業作為旅游產品的供給者,在旅游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東省要培扶在國際上知名的廣之旅這樣有實力的旅游企業品牌,為廣東省旅游業界的整體發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大型旅行社要形成一定數量人、財、物一體化的緊密型旅行社集團,實現規模經營,獲得規模經濟,引導和穩定市場。中型旅行社應針對某些細分市場,對某些產品進行深度開發,形成特色產品或特色服務,增強旅游產品的總體吸引力。小型旅行社通過代理實現網絡化,使之成為旅行社業面向旅游者的窗口。

 ?。ㄆ撸┘夹g配備高度化,完善信息化建設

  現化科學技術已經廣泛滲透到旅游經營的各個領域之中,技術配備也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重點要素,尤其是信息化的裝備,對于信息化產品和信息化經營者來說,皆為不可或缺的要素。廣東旅游業要跟上國際步伐,就要推廣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直接關系到未來旅游業生成和發展的全球分銷系統(GDS)等高技術,加強以政府為主導的旅游信息化組織機構建設,不斷完成DMS建設,要健全旅游信息化工作實施的領導與管理體系,加強和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旅游信息化,信息共享,建立旅游信息化建設組織實施體系。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以高等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為基礎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訓體系;逐步建立我省旅游人才信息庫,推動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現網絡化。

 ?。ò耍┬袠I管理法制化,規范行業執法立法

  要在行為管理初成體系的基礎之上,形成規范化和制度化,即形成管理主體各級旅游局的規范,旅游行業管理規則的規范和旅游行政管理機關和人員管理行為的規范,經過進一步的努力達到法制化,其目的就在于保護游客的權益,保證其享有一定職業水準的服務,保證旅游企業提供的服務滿足法定的最低標準。并在在實際活動中,加強法治,加強立法與執法的結合,執法隊伍和執法手段,要以持之以恒的毅力,推動旅游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加強旅游誠信監管的基礎和能力建設,提高旅游執法和監管水平。要創新和完善旅游管理體制。強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職能,完善省、市、縣(市、區)三級旅游行政管理機構。發揮各類旅游協會作用,制定行業規范,推進行業自律。

 ?。ň牛┞糜蜗M普遍化,大興全民旅游

  大眾需求的增長是發展的源頭也是發展的動力。沒有大眾需求的發展就沒有產業的發展。當前旅游作為國民物質文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消費領域之外,還起到了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因此,誘發潛在需求,擴大現實需求,創造新的需求,是企業經營的藝術,也是政府培育市場的首要任務。廣東要全面推進全國旅游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率先試行國民旅游計劃,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積極探索企事業單位開展獎勵旅游、福利旅游,以及將修學旅游列入中小學課程等做法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旅游,進一步推進在粵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旅游活動,優化“144小時便利簽證”措施。

 ?。ㄊ┖暧^環境舒適化,營造和諧外部環境。

  我們不能只改善的外部環境,基本滿足旅游者在“行、游、住、食、購、娛”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還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和綜合治理,實行和諧旅游。和諧旅游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整體和諧的旅游,是處理好這三者間關系的旅游。廣東旅游要走生態旅游、綠色旅游、可持續旅游的發展道路,走以人為本、誠信經營的道路,走城鄉和諧、提高全民文明素質和更加開放的道路,加強生態旅游經營者與旅游者的環境責任感,而政府方面應該加強對生態旅游開發與經營的管理,也要為環保民間組織創造更好的環境,使他們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及企業要加強對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后續管理,加強指導和督促,營造出可人的綜合環境,推動我省旅游業感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周融,任志國,楊尚雷,厲星星•對新形勢下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的思考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3(6):107-109.
  [2]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3):62–67.
  [4]劉國鈞,王連成•圖書館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6]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報,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8-15(33).
  [8]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pp.271-313.
  [10]Almarza,G.G..StudentForeignLanguageTeacher’sKnowledgeGrowth[A].InD.FreemanandJ.C.Richards(eds.).TeacherLearninginLanguageTeaching[C].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pp.50-78.
  [11]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1-7.
  [12]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9-10.
  [13]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3,1989–07–26.
  [14]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Z].1991—06—05
  [16]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7]萬錦•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下載提示: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寫文章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386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3日

相關推薦

My title page contents 毛片操逼视频A片|国产欧美成AV人高清|嫖妓特黄AV在线|无码AV天堂免费网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