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鄉村旅游在發展農村經濟、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收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旅游扶貧是促進貧困地區群眾增收就業,推動脫貧,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穩定脫貧的重要途徑。本文系統地分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資源、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快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旅游扶貧;旅游脫貧;解決措施
一、緒論
?。ㄒ唬┭芯磕康募耙饬x
1.研究目的
本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扶貧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研究法、實地調查等方法,旨在重點解決廣西壯族自治區如何通過鄉村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引領村民脫貧致富。本文擬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當地村民旅游扶貧現狀,分析了鄉村旅游開發方向和旅游扶貧的切入點以及發展路徑。一是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啟示。廣西地理位置優越,很多貧困鄉村地區都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適宜進行鄉村旅游開發。同時,脫貧攻堅已成為各級政府最為關注的問題,旅游扶貧是一種有效減少貧困的發展方式。二是從政策層面分析,旅游扶貧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脫貧方式,更是一種可持續的脫貧方式。通過旅游扶貧,既能保持生態環境優美,又能減少政府資金投入,提高扶貧效率、降低返貧率。三是為政府完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和旅游扶貧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論基礎。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政府近年來越來越關注,通過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來脫貧致富,走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貧脫貧路徑。因為,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存在差異,沒有適應所有地方的旅游扶貧模式,只有“對癥下藥”,靶向扶貧才能取得最佳的扶貧效率。
2.研究意義
發展鄉村旅游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人均收入增加和農村社會文明創建,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使農民通過鄉村旅游,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才干,提高生活質量。按照現階段國家的旅游扶貧政策,鄉村旅游不僅消滅了貧苦、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讓農民更加懂得在脫貧之后如何實現自我致富,自我發展,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縮小城鄉的貧富差距,增加幸福指數。
?。ǘ﹪鴥韧庋芯烤C述
1.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鄉村旅游的研究主要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國外的學者認為鄉村旅游脫貧是指農民為了脫離貧困,獲得經濟利益,而提倡的一種脫貧方式。
鄉村旅游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已經有了將近二百年的歷史。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鄉村旅游的定義大部分都是從鄉村特性來考慮的。對鄉村旅游的綜合作用,也是從鄉村的社會、經濟、自然生態環境、民間組織或協會等多方面進行研究的。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級政府中,鄉村旅游產業作為各地區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被各地區視為實現鄉村社會經濟增長、農民致富和提供創業、就業機會的動力和源泉。鄉村旅游作為各地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成為改變和塑造鄉村自然景觀的主要因素,已從最開始的被動發展到現在的主動發展。鄉村旅游業發展,對完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由此,開展對鄉村旅游研究也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管理學領域的研究重點。[1]
國外學者一直致力于挖掘探索鄉村旅游在消除貧困方面的潛力,他們側重于鄉村旅游產業的經濟發展研究、部分貧困鄉村參與扶貧研究、鄉村旅游扶貧經濟效應研究,盡管“鄉村旅游扶貧”詞匯在國外并不適用,他們更傾向于稱之為“有利于鄉村貧困人口的旅游”。經過多年的研究,國外學者在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中已經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他們普遍認識到了鄉村旅游對消除貧困、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對鄉村旅游經濟運作和旅游扶貧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予了一定的關注,強調政府在鄉村旅游脫貧中的主導地位等方面。[2]
2.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是個古老的農業大國,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得天獨厚,但因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城市化水平不高,鄉村旅游起步慢。在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各級政府才開始在落后的民族地區實施旅游扶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從目前國內鄉村旅游的脫貧文獻來看,鄉村旅游脫貧研究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脫貧的可行性分析、鄉村旅游脫貧的發展模式、鄉村旅游脫貧的效應和鄉村旅游脫貧開發工作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等方面。[3]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城市化社會出現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人們對觀光休閑需求的發展,使得包括觀光休閑農業在內的鄉村旅游得以迅速興起和發展,并出現了如休閑農莊、休閑牧場、休閑漁場、觀光果園、森林旅游、休閑茶園、觀光休閑苑園、教育農園、民俗文化村等各種類型的鄉村旅游形式。[4]由于鄉村旅游有利于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有利于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已引起我國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雖然國內的鄉村旅游脫貧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許多成功被國家和省級等地方政府采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理論界的研究還存在理論與實踐銜接不緊、針對性還不夠強等現象。如部分學者對鄉村旅游脫貧模式的認識上,就存有強烈的復制移植傾向,部分學者在鄉村旅游脫貧和鄉村旅游開發等方面上概念界定還不清晰,在研究方法也缺少實例分析和對比研究,導致我國對鄉村旅游脫貧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的權威論文和經典著作不多。
二、廣西鄉村旅游脫貧發展狀況分析
(一)廣西鄉村旅游資源稟賦分析
1.自然旅游資源
廣西山清水秀,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可分為八大類:崇山峻嶺、巖溶地貌、海晏河清、山泉瀑布、海灘海島、森林植被、珍稀動植物、亞熱帶氣候。旅游景點更是數不勝數。比如說廣西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稱號名貫古今中外,它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瑯滿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譽。而廣西豐富的旅游資源遠不止桂林一處。比如,鳳山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地質景觀-喀斯特地貌。[5]鳳山是河池的一個縣,號稱世界地質公園,巖溶冠絕天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揮的淋漓盡致。
2.人文旅游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內有11個少數民族,他們有各自的語言、服飾、建筑物、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喜慶節日、民間藝術,工藝特產、烹調技術等,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為民族風情觀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且廣西有許多少數民族節日,如壯族的陀螺節、苗族的四月八、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冬節等,都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尤其是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七到初九,百色都會舉辦布洛陀祭祀大典,布洛陀是壯族人民的祖始,是一位無所不知的老人,這是一種民族精神文化,也是壯族的民間節日,百色同時也是劉三姐的故鄉,當地人人都能朗朗上口幾句劉三姐的歌謠。正是因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習俗在一起碰撞交融,所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除此之外,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名勝古跡也異常豐富,如貴港南山寺,賀州黃姚古鎮,恭城文廟等。
?。ǘV西鄉村旅游資源脫貧發展現狀
1.鄉村旅游游客數量
在全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鄉村旅游這一新的旅游形式引起了越來越多游客青睞。[6]目前,鄉村旅游規模正在一步步的擴大,鄉村旅游游客數量也在逐年攀升。調查數據顯示,2012-2018年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人數不斷增加,從2012年的7.2億人次增至2017年的28億人次,年均綜合增長率高達31.2%,增長十分迅速。據測算,2018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億,鄉村旅游成為游客休閑、游玩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成為旅游產業的新亮點。
如今,鄉村旅游業正在發展成為廣西旅游產業的一大支柱、旅游消費的一大熱點和助力鄉村脫貧的有力抓手。2018年,廣西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約3.08億人次,同比增長約31%,約占廣西旅游接待游客量的45.1%;鄉村旅游消費約2064.17億元,同比增長約37%,約占廣西旅游總消費的27.1%,廣西民眾獲得了越來越多旅游快速發展的紅利。
2.從事鄉村旅游人數
鄉村旅游業規模逐年增大,在帶動貧困農戶就業、促進鄉村發展、增加經濟收入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對鄉村旅游脫貧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7年,全區入境過夜游客人數和國際旅游(外匯)消費分別為512.44萬人次、239563.08萬美元,全區旅游總人數達5.23億人次,旅游總收入580.36億元。全區旅游業綜合增加值3029.9億元,對GDP綜合貢獻率為14.9%,旅游就業人數達357.7萬人,占全部就業人數的比重為12.5%,從事鄉村旅游人數在逐年增加。
3.鄉村旅游收入在脫貧中的功效
廣西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打響鄉村旅游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廣西擁有星級飯店435家,旅行社企業730家,4A級景區179家、5A級景區5家,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11個。根據旅游統計抽樣調查綜合測算,2017年,廣西全區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約2.19億人次,同比增長約24%;鄉村旅游消費約1405.8億元,同比增長約29%。根據廣西14個設區市旅游主管部門直報,2017年廣西鄉村旅游扶貧輻射帶動142個旅游扶貧村脫貧摘帽,帶動脫貧約33724戶14.71萬人貧困人口脫貧。2018年,廣西先后舉辦桂林山水旅游節、花炮節、禁風節等節慶活動,用節日吸引游客數量帶動產業發展,這些景點變成了國家5A級游覽區,實現了農民脫貧致富和生態效益雙贏的目的。這些游覽區年吸引游客250多萬人次,2018年旅游收入近9800萬元,解決了30000多人就業,幫助了7600余戶實現鄉村旅游脫貧。
三、廣西鄉村旅游脫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慰徒哟芰Σ蛔?/strong>
近年來,伴隨著來廣西游玩的旅客數量大幅度躍升,旅游相關方面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其中第一個問題就是游客接待能力不足。如表1,2018年5月份到8月份期間來境游客最多時高達57.76萬,而現有接待能力根本不能接待如此龐大的游客數量。[7]旅游線路單一;接待點條件太差;當地導游較少;特色食品供應較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等問題也急需解決。也反映出當地政府對鄉村旅游產業的基礎設施完備不夠重視。[8]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將會導致游客的大量流失,當地鄉村旅游產業也將會受到沉重打擊,鄉村經濟又會變得萎靡不振。
表12018年5~8月廣西入境旅游人數統計
鄉村旅游產業也面臨著旅游人才短缺的問題。如圖1,鄉村旅游產業從事人員專業人才占全部鄉村旅游從業人數的9%,極度顯現了鄉村旅游專業人員的缺乏。[9]雖然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大、功效好,但是鄉村旅游富民不富財政,各級政府重視不夠、政策支持力度不大,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缺乏專業人才?,F階段鄉村旅游行業的人員中,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旅游相關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專業的的指導,旅游管理部門對這些從業人員進行了簡單的基礎培訓(如安全知識教育等),高端的旅游產業規劃和管理人才嚴重匱乏;行業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尚未消除,比如從事旅游業的人員職業保障水平較低,導游等從業人員的薪酬偏低、子女教育擇校問題等等,使從事旅游業的工作人員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ǘ┤狈︵l村旅游的專業人才
圖1鄉村旅游產業從事人員
?。ㄈ﹪鴥揉l村旅游脫貧發展經驗借鑒及啟示
隨著鄉村旅游脫貧在我國的快速興起,部分開展較早的地區已經積累了成功經驗??偨Y有四點:一是政府統一規劃和政策扶持;二是產品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發展;三是采用因地制宜的供給模式;四是采取有效的營銷策略。因此要想通過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來帶動鄉村脫貧,首先政府要完善相關的發展政策,加大對鄉村旅游產業的重視程度和政策扶持力度。[10]其次是鄉村旅游相關產業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發展。然后制定相符合的供給模式,制定迎合自身發展的營銷策略。
四、規范廣西鄉村旅游脫貧發展對策建議
?。ㄒ唬┩晟坡糜位A設施建設
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在鄉村旅游脫貧方面政策還不完善,發展投入力度還不夠大。部分貧困地區交通不發達,通達率差。很多偏遠山區因交通閉塞,大部分鄉村交通基礎設施落后,有些較貧困鄉村甚至沒有條水泥公路,鄉村信息化建設較慢,星級賓館少(在鄉鎮只有條件簡陋的招待所),服務不規范水平低,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廣西鄉村旅游脫貧的效果。為此,政府要加快貧困鄉村地區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備鄉村旅游產業服務,加快貧困地區的道路建設,對已有的較窄道路進行加寬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加快貧困鄉村地區信息化建設,推進貧困鄉村地區的城鎮化發展,改善賓館、招待所的物質條件,提升其服務檔次和能力。
?。ǘ┘哟舐糜涡麄髁Χ?/strong>
由于一些鄉村地理位置偏僻、與外界聯系較少,再加上宣傳力度不夠,導致旅客數量較少,使鄉村旅游產業因游客缺乏,簡單再生產難以維系。為了打破困境,各級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設立鄉村旅游宣傳專項基金,借助網絡平臺和新聞媒體,對當地旅游資源和旅游文化進行推介,通過提高旅游景點的知名程度,提振當地的旅游產業。此外,各個地方可以精誠合作,聯合起來,共同發展鄉村旅游產業。
?。ㄈ﹦撛炝己玫穆糜伟l展環境
隨著鄉村旅游產業的興起,一些阻礙旅游業發展不可控的因素也隨之增加,這些因素會對鄉村旅游產業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從而使鄉村旅游脫貧計劃進展速度緩慢。為了使鄉村旅游產業更好的帶動貧困地區脫貧,政府必須加大對相關旅游產業政策支持力度,同時,也需要從宏觀層面對鄉村旅游產業市場進行監控,規范旅游產業市場秩序,規范旅游主體的行為,提供良好的旅游發展環境,帶動當地鄉村村民脫貧致富。
?。ㄋ模┙M合鄉村旅游產品
旅游支柱產業能把餐飲和觀光、度假、探險等旅游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培育鄉村旅游支柱產業,一是要充分發揮出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勢,設計出獨具特色、內容豐富的精品旅游;二是要大力加快開發游客喜歡、競爭力強、有鄉村特色、質優價廉的鄉村旅游產品、紀念品,滿足游客的購物需求。[11]當地政府要科學管理,不斷完善鄉村旅游運營機制,同時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相關鄉村旅游產業給予一定程度的政策鼓勵和支持。發揮政府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在加大相關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策劃舉辦旅游節、行業研討交流會等活動,全力支持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
?。ㄎ澹┐蛟炀粪l村旅游
特色,顧名思義應是與眾不同的,發展當地鄉村旅游,應該從自身的優勢出發,精準定位,明確發展思路,才能打造出不同風格的特色鮮明的精品鄉村旅游產品。[12]根據廣西的自然風光,在打造精品鄉村旅游上,應以田園風光為背景,挖掘鄉村田園文化內涵,開發打造不同系列的精品鄉村旅游產業,形成品牌,打造出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特色文化景點,依托當地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鄉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動貧困人口參與。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鼓勵民族傳統工藝傳承發展,形成特色產業鏈;同時堅持創意開發,推出具有地方特點和時代特色的旅游商業紀念品。[13]通過帶動農村貧困家庭婦女開展手工旅游產品制作活動,從而使廣大農民切身利益得到滿足,推動扶貧攻堅活動的進展。
五、結論
1.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經濟規模普遍較小,妨礙了鄉村旅游扶貧工作的順利進展。因此需要提升鄉村旅游經濟規模,如政府部門增設旅游經濟鼓勵政策,擴大招商引資,銀行相關部門提供鄉村旅游產業小額信貸等方法,來提升鄉村旅游經濟規模。
2.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產業基礎設施的匱乏,嚴重影響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產業進行更高一步的發展。政府需要加快道路建設、信息化建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等。通過對鄉村發展旅游產業的支持,來引領脫貧。
3.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產業現階段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低下,缺乏高級人才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鄉村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政府需要加大引進外來高級人才的力度,當地從業人員也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扶貧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彭靈芝.湖南鄉村旅游供給側改革對策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7.
[2]黃華芝,廖茂,吳信值.國內外旅游扶貧研究述評[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04):5-8.
[3]林輝,金穎若,何玲玲.國內外鄉村旅游對比的啟示[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04):356-358.
[4]PeterMacNulty,RuraltourisminEurope:ExperiencencesDevelopmentandPerspectives[J].2015(10):106-107.
[5]朱琳.哈爾濱市阿城區鄉村旅游規劃研究[M].東北農業大學.2013(06):35-37.
[6]劉栩.恩施州旅游扶貧開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
[7]劉向安,劉洋.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長白山景區為例[J].吉林大學.2014(03):22-24.
[8]理婷.焦作市鄉村旅游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9]生延超.湖南旅游人才需求預測模型的構建[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5(04):61-64.
[10]袁愛琴.淄博市鄉村旅游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11]周江洪,黃卉.高鐵時代發展鄉村休閑游的對策初探[J].中國城市經濟.2011(02):22-23.
[12]沈宏.徽文化視野下的黃山市鄉村旅游產業升級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0.
[13]xxxx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J].南風窗,2016(26):13.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2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