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背景及意義
城市交通關系到城市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生活質量,反映著城市的發展水平。目前貴陽市交通存在的城市交通道路供給不足、交通管理效率低、城市交通服務水平不高以及居民的交通意識薄弱等,導致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針對這些問題,貴陽市當地政府部門以及城市交通局要積極展開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對策,鼓勵交通出行新模式的發展,積極倡導公共交通優先政策。針對城市居民不同的出行需求,綜合制定“一體化”“多樣化”的出行方式,統籌城市交通中的行與停,完善城市交通的道路基礎設施,解決現代城市交通治理存在的困境,優化城市交通治理模式極為重要。貴陽市當地政府更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充分扮演好在城市交通中的角色與定位,轉化其職能服務,為公眾提供一個優質的公共產品。
二、調查時間
2023年3月1日——2023年3月25日
三、調查地點
貴陽市
四、調查對象
貴陽市居民
五、調查內容
?。ㄒ唬┵F陽市交通治理存在的困境分析
1.私人交通方式比例過大
在貴陽市,私人交通與公共交通的比例差距過大。貴陽市民出行一般都選擇私人交通,而私人交通更受居民歡迎的原因主要是私家車更加便利舒適。隨著貴陽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大。同時,政府鼓勵汽車行業發展,而對于公共交通則是屬于能力投資,這也導致了公共交通的效率比較低,公共交通萎縮嚴重,因此私人交通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公共交通的比例逐年下降,造成許多出租車、摩托車泛濫,各種貨運車輛占據了大量的交通需求。近年來,公共交通的站牌越來越少,很多地方公共交通已經處于廢棄狀態,再加上有些公交司機態度惡劣,服務水平低下,人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概率已經不到百分之四十,公共交通日趨萎縮,而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愈發嚴重,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公眾參與度不高
在參與到治理城市交通問題時,人們總是避而不談或是提出的意見雜亂不統一。從而可以看出公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普遍較差,交通參與意識不高,“中國式”過馬路現象仍然存在,人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據貴陽市的交通日報統計,2010年至2021年,貴陽市的交通事故高達86%,受傷人數上升50.5%,死亡人數上升26%,直到2010年至今,交通事故的頻發率才降低到20%,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逐漸好轉。而引發交通事故的94%主要還是因為駕駛人違車行使,不注重交通規則以及缺乏法制意識,交通安全意識薄弱,但參加當地的交通安全宣傳講座的卻是少之又少,對治理城市交通的參與度更是寥寥無幾。
同時,政府的單向性交通教育輸出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對加強交通安全意識的措施不到位,無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到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的過程當中,并且當地政府與各交通管理局部門配合不到位,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解決建議,貴陽市的交通現狀仍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3.城市交通發展規劃不合理
貴陽市在快速發展擴張時沒有考慮到城市布局的科學性以及對土地的合理利用,貴陽市中心、辦公商業區和居民住宅區都集中在一塊區域內,對于城市郊區開發投資較少,城市道路面積供不應求,矛盾也日益尖銳。與此同時,在城市道路中部分道路規劃不合理,沒有充分地利用道路資源,市中心區的主干道車流量大于其他路段的車流,其車流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區,但道路面積已經呈現超負荷比現象,交通擁堵更加嚴重,不僅道路上車輛混亂,道路的通行能力低,車輛逆行、隨意掉頭現象層出不窮,更是加劇了交通擁堵及交通事故的發生。
目前,貴陽主城區是交通擁堵的集中區,新增的道路基礎建設對主城區的交通擁堵問題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因此,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貴陽市的交通堵塞問題。
(二)提升貴陽市交通治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1.轉變地方政府的職能
治理城市交通過程中,政府需要轉變其職能,運用政府“看得見的手”來治理城市交通,從政府管理轉向政府治理,發揮政府治理城市交通的作用。此外,政府需要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建立一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治理體系,在治理城市交通問題過程中,由管理群眾轉變為服務群眾,發揮服務人民群眾思想的職能。在管理市場運作的過程中,政府需要發揮宏觀調控,建立一個公平高效的規則來確保市場的有效競爭,彌補市場機制的固有弊端。在交通擁堵管理中,政府需要從管理者向治理者轉變,明確自己的職責,政府的出發點是向公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以及減少城市交通擁堵的現象。市民是城市的主體部分,政府在采取治理城市交通手段時也需聽取群眾的意見,不管是舉辦聽證會還是網上信箱,政府需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悉心聽取公眾的意見才能更好地為其服務,避免出現公眾埋怨投訴的聲音。
與此同時,貴陽市政府應和各建設局、公安局、交通局等合理分工,各司其職,避免出現政出多門、職能交叉、混淆不清以及缺乏一致的管理步調等現象。
2.積極引導公眾參與治理過程
公眾參與治理城市交通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強公眾的交通安全責任意識,進行交通出行安全的普法宣傳。如在紅綠燈路口或寬敞的十字路口設置交通安全法條的閱讀欄,使公眾在等待交通信號燈時能夠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知識。違反交通法規不僅只是懲治罰款,重則還會危害到自身利益,“中國式”過馬路現象自很久以前就存在至今,人們不僅沒有意識到交通安全問題,甚至還盲目跟風,政府需要引導公眾認識到自身應該具備治理城市交通的責任,而不是抱著與我無關、回避、漠不關心的態度。另一方面,還需要提高公眾自身的參與管理意識。城市是我家,完美靠大家。引導公眾多了解關于城市交通治理這方面的知識,利用社區的宣傳力度,舉辦交通安全與治理城市交通的講座,提高公眾的參與能力,并及時普及交通擁堵帶來的危害。
最后,注重互聯網的宣傳。當今時代網絡已經普及在人們的生活中,利用網絡宣傳交通安全教育,使得一些足不出戶的人們在家里也能接觸到交通安全教育知識,上網觀看一些宣傳短視頻和宣傳圖片,此外還可以建立一些專門的交通安全教育的宣傳網站,方便人們在此網站上查詢資料和提供各種建議等。
3.倡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由于私人交通與公共交通的比例差距過大,貴陽市政府應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資力度,出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落實其政策的同時鼓勵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限制對汽車的購買量,減少對私人交通的過度依賴,緩解城市的交通擁堵壓力,從源頭上解決貴陽市的交通擁堵問題。首先,建設公共交通專用車道系統,實現公交優先。不僅要加大對公共交通的資金投入力度,還要優化其公共交通服務系統,而實現公交優先要突出“優先”的特點,確保居民在乘坐公共交通時享有公共交通道路優先權的通道;其次,完善城市道路公交路線,增加公交站點設置。實現一公里一站點,同時,還要科學合理延長公共交通的運營時間,減少居民等待公交所耗費的時間,降低居民的出行時間與出行成本,從而改變居民乘車難現象;最后,建立相應的公共交通法規體系,完善公共交通法制保障以及健全公共交通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質量。
積極倡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呼吁公眾減少對私家車的購買量,不僅能有效緩解貴陽市的交通壓力,還能提高社會的交通資源利用率,減少交通排氣污染及噪音污染,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六、結論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合理有序的交通,而交通的順暢性也關乎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環境的好轉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而在城市交通治理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治理者,政府需要承擔起治理城市交通問題的職責,采用科學合理的治理措施來解決城市交通擁擠的現狀,保障人們的出行便利。最后,由于專業水平有限,實踐經驗不足,對此研究也只能提出一些層面上的建議,而具體的實踐研究需要更進一步地深入進行。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1158,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17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