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幼兒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事實上這一問題與幼兒進入小學一年級,出現的種種問題有直接的關系。幼兒教學小學化傾向嚴重,不僅對幼兒身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同時影響了整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隨著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日益嚴重,教育部門針對此問題開始治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但是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弊端
引 言
幼兒園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不是把他們當幼兒來教育,而是把他們當小學生來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就叫做幼兒教育“小學化”。不同的幼兒園,所側重的“小學化”教育各有不同,有些比較偏重幼兒們的課程教育,比如說:開辦興趣班,特色班,珠算班等等??傊?,就是要幼兒們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而有些幼兒園則比較偏重幼兒們的行為教育,比如說:把小學生的各種行為規范強行的施加到幼兒的身上等等。不管是課程教育還是行為教育,這種強行的教育模式讓幼兒的身心皆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損傷。因此,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在幼兒園中逐漸蔓延,這種現象背離了幼兒教育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在幼兒園中已經開始學習小學的內容,特別是大班幼兒,已經基本沒有五大領域內容,也忽略了幼兒行為習慣的良好養成。因此,加強幼兒教育管理尤為重要。
1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概述
1.1 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國家為了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解決幼兒教育事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頒布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一系列文件,并且積極實施改革和發展的正確措施。幼兒教育發展的過程中, 也漸漸浮現出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也越來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視,尤其是幼兒教育專家、學者以及幼兒教師。這是因為幼兒教育關注度在社會地位中逐漸提高,人們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也趨于完善,在出現的各種問題中,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人們最關注的,也是反響最激烈的。因此我確定選擇研究此課題。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通過一系列關于幼兒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了解幼兒教育發展現狀,探究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闡述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對此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至今為止,我國和地方政府對于幼兒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都頒布了一系列合法的規定,其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政府對幼兒教育小學化方面嚴格禁止,但是幼兒園依舊存在這樣的問題,使得幼兒教育小學化存在現象嚴重。
通過一系列關于幼兒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了解幼兒教育發展現狀,探究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闡述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對此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1.3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關于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研究相對較晚,近寫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才引發人們的關注。王琴指出,幼兒園小學化教育越來越普遍,大多數的幼兒園設計的課程,活動,日常管理都具有小學化傾向。王海芬指出,幼兒園教學小學化對幼兒的發展具有不利影響,過早對幼兒進行小學化管理,導致幼兒失去了童真性,幼兒背負的壓力增長,不利于幼兒的成長。楊靜蓮指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與社會大環境有關,受功利教育,應試教育的影響,幼兒園教育向小學化發展。黃莎莎指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幼兒家長在幼兒時期對幼兒的學習非常重視,幼兒園為了吸引幼兒家長,對幼兒進行小學化教育。在缺乏正確教育導向之下,幼兒園小學化教育越來越普遍。楊焱指出,幼兒小學化教育與幼兒教師的水平具有直接的關系,幼兒教師專業化程度高,在對幼兒進行教育中能夠規避小學化教育問題。
1.4 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學者皮亞杰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進行了研究,該學者指出在幼兒教育應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在幼兒階段對于幼兒的教育應以游戲為主。福綠貝爾指出,游戲是幼兒內部存在的自我活動的表現,是一種本能性的活動。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格塞爾,在他的著作中介紹了他的一個著名的雙生子爬樓梯試驗,通過這個試驗得知幼兒的心理是一個自然成熟的過程,若在幼兒心理未成熟之時加快對其的教育,會影響幼兒的成長。
通過對國內外學者關于幼兒教育問題的看法,得知國內對于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研究是從幼兒教育小學化形成原因等方面進行分析,對于幼兒教育小學化研究的較為全面。國外對于幼兒教育小學化研究的成果較少,國外對于幼兒的教育主要以游戲為主,在幼兒階段并不涉及小學化教育。
1.5 基本概念闡述
1.5.1 “小學化”含義
小學化是指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對幼兒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都偏向于小學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更為注重知識教授的結果,不重視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
1.5.2 幼兒園教育
幼兒教育主要指對3-6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指的是學前教育的后一個階段,是對幼兒教育以及之后發展的特殊階段。幼兒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門,為小學教育奠定基礎。人們智力發展的初期階段往往在兒童時期,而且這一階段的發展速度快的令人瞠目結舌,因此在幼兒階段對他們開展合適的、科學的、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大有裨益。而幼兒教育從范圍來劃分,可以從廣義和狹義進行界定。學術界一般認可的廣義的幼兒教育,指的是對幼兒在身心體等各方面有全面促進作用的活動,都能稱之為幼兒園教育。
1.5.3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近年來幼兒教育發展過程當中頻頻出現的現象之一,從小學化現象本身來看,并沒有直接的對或者錯的區分。然而,在某些幼兒園和家長過分的強調、關注、在意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問題上,讓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更加突出。所謂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園在開展針對幼兒的教育時所采用的教育教學方法,傾向于與義務教育中小學的教育教學方式相似,甚至是高度的模仿小學的教育教學方式模式,來對幼兒展開針對性的教育。幼兒教育小學化這種現狀并沒有真正的的把重點放在幼兒的生理發展和幼兒的心理發展。只是著力于知識的傳授,幼兒教育小學化主張給幼兒教授一些關于小學知識,這很顯然是直接給幼兒硬塞知識,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幼兒通過游戲活動所獲得的主動性和探索性的知識學習,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幼兒的思維拓展以及藝術感的培養,更重要的是直接過濾了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表現力等多方面的全面發展。這種幼兒教育小學化理念嚴重的背離了幼兒身心發展的過程,給很多一些幼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目前不少幼兒園的孩子已經開始涉及小學的課程內容,比如說,3-6歲的幼兒能準確讀出漢字、念出簡單的英語單詞、能準確拼讀拼音、學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等等本該上小學以后才會學的知識,這就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問題。
1.6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文獻研究法。通過搜索“幼兒教育”、“小學化”等關鍵詞,檢索相關文獻,閱讀大量國內外關于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文獻,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此為研究基礎,結合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認識,完成論文的寫作。本文還采用了實地考察法,在實習期間對S幼兒園幼兒教育進行實地了解,觀察幼兒園教育方式,總結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2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
2.1 教學資源浪費:脫離幼兒認知水平實際
在幼兒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還未完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具備有效思考和主動認識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幼兒是處于表象認知為主的無主觀能動性的無意識獲得。這也決定了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進行較為復雜的思維活動?;谟變旱奶攸c,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應符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根據幼兒身心發展情況設定相應的課程。但是根據對部分幼兒園教學活動情況的了解,發現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這一問題,在教學活動中過于追求教學活動效果,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復雜的教學方法,以教學成績和幼兒園的發展為主要考量,使得幼兒教育出現“小學化”傾向。
幼兒的課堂需要輕松快樂,需要教師的從旁指導和調節氣氛,給幼兒營造一個快樂學習的環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歡笑中不知不覺學習知識。但是幼兒園的教學課堂和教學內容卻不是這樣的,幼兒們的小手背在后面,端正地坐著聽教師講課,而且必須要配合教師的口令。教師說:小嘴巴不說話,幼兒們馬上就把嘴閉上,安安靜靜的聽教師講課,而且教師講課的內容就是按照書本朗讀,毫無興趣可言。這種課程設計內容嚴重影響到了幼兒的好奇心,嚴格的課堂紀律,將幼兒看作年長的小孩過于要求,不利于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2.2 教學方法陳舊,幼兒教學課堂趨向小學化
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仍處于發展階段,還未形成體系。辦學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幼兒教育發展的滯后性導致幼兒教師的教學方法處于落后階段。根據對部分幼兒園教學活動情況的了解,發現幼兒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呈現兩個極端。第一種以帶幼兒玩耍為主。這部分幼兒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帶領幼兒玩耍,忽視知識的傳授。另一種幼兒教師以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要求幼兒,未幼兒設計各種課程,較為重視重視的教授。由于不同幼兒教師在教學中的側重點不同,導致幼兒教育效果不同。多數幼兒園聘請的幼兒教師都是年輕的教師,以大學生畢業生為主。這部分幼兒教師幼兒教育經驗缺乏,未經過專業化的培訓。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以及運用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即根據自己的認知教導幼兒。部分幼兒教師采用小學的教學方式教育幼兒,這也在不知不覺中使幼兒教學呈現小學化傾向。
在幼兒教育中以小學生的教育方式教育幼兒,對幼兒來說負擔較大。幼兒階段學習知識緩慢,以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進度來要求幼兒,其后果是幼兒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消耗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規定,幼兒在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做到將五大領域的各個領域,都讓幼兒得到全面發展。本研究通過對幼兒園進行調查,發現該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安排存在很大問 題,課程內容有明確的課程表,而且主要以拼音、識字、數學活動展開。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該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基本是識字、拼音、數學活動,采用了灌輸式的教學方法, 提前向幼兒傳授小學的知識,便于在進入小學時,能盡快適應,而幼兒本應學習的游戲活動卻少之又少。
2.3 用小學制度來管理幼兒行為
幼兒園的“小學化”日常管理十分明顯,所有的上課節數都是按照小學的課節安排布置,學習的內容有小學數學的十以內加減法,漢語拼音字母的認讀和默寫,英語兒歌等。早上第一節課后出操,中午午休一個半小時,下午兩節課下課放學。課堂上教師要求幼兒背手直立坐在椅子上,認真聽講,回答問題需要先舉手,有事先舉手請假,再出去。課間不允許和小朋友打鬧、瘋跑,注意安全,禁止大聲喧嘩。這些對幼兒的規定都是模仿對小學生的規定,幼兒的日常管理教育趨于“小學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2.4 以小學教育理念指導幼兒教學
一些幼兒園為了提升幼兒園的知名度,以教學水平為宣傳重點。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以小學教育理念教導幼兒,不考慮幼兒的發展特點。幼兒教師以及幼兒家長不顧幼兒的意愿強迫幼兒學習,強行灌輸知識,并與其他幼兒進行攀比。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是,在幼兒階段幼兒的功課落后于其他幼兒,其日后的發展也會深受影響。達到“玩中學,學中做”,還可以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體驗快樂。但是通過觀察幼兒園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發現,幼兒園內的老師教學組織形式特別單一,每天只是重復的進行一模一樣的集體教學活動。由此可見,幼兒園的教學組織形式過于單一,存在嚴重問題。長期以往,幼兒只會被迫接受知識,缺乏了對自己興趣方面的培養,以至于活潑好動的天性也會被泯滅。大多數的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都會問關于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問題,比如幼兒園會不會教拼音、會不會教數學等等,若教師回答不教,便不會深入了解幼兒園的正確教育理念,幼兒園也同樣會為了學生來源不斷的滿足家長的要求。對于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方面,家長更關注自己的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能力發展方面的掌握卻不太重視。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當孩子放學時,家長關心的問題是孩子今天在幼兒園認識了幾個漢字,學習了什么古詩等。有些家長覺得幼兒園教拼音才是好的幼兒園,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身心發展方面的關心少之又少,還總跟 “別人家”孩子進行比較,為了比得過別人家的孩子,給自己的孩子報一些課外的輔導班、條件好一些的還會給孩子請家教,給孩子灌輸各種識字、拼音、數學,忽略了幼兒本身的想法,家長將幼兒的成績,作為衡量辦園好壞的標準和評價幼兒的手段,是錯誤的方法。
3 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傾向存在問題的原因
3.1 現代社會發展的大環境
3.1.1 應試教育的影響
幼兒教育受應試教育影響較為嚴重。在多熟人的觀念中,只有從幼兒園打好基礎,才能夠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兒園教育也逐漸注重幼兒的分數,幼兒教育開始向小學化發展。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與知識在現代社會顯得越發重要。而社會知識化程度的加快以及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幼兒園教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3.1.2 功利教育的影響
據了解,目前很多幼兒家長攀比心理嚴重,幼兒的學習成績是幼兒家長主要攀比對象。一些幼兒家長為了讓幼兒在幼兒園有良好的表現,對于幼兒園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不加以阻攔,反而贊同小學化教育。只有少部分家長表示希望幼兒在幼兒園有快樂的童年。多數家長送孩子進入幼兒園具有功利心理,希望通過教育讓幼兒取得優勢。幼兒健康成長首先是要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戶外活動以及自由活動時間,讓幼兒可以全面發展,所以,合理的安排幼兒的每日活動顯得格外重要,所以幼兒園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科學的安排幼兒活動時間,將教學和自由活動進行科學組合、合理安排。幼兒園在每日生活的管理上基本已經和小學一樣,制定了統一的作息時間,以集體教學活動為主,按時按點上課。這種教學時間安排,即不能保證幼兒的主體地位,還扼殺了幼兒的個性發展。
這種方法并不是智慧的愛,家長并沒有真正理解孩子想要什么。而幼兒園方面為了吸引學生和家長,也只能隨著家長的想法進行教育,盲目的服從家長的要求。這種做法不僅會讓幼兒在幼兒園階段就對學習產生厭煩,還讓幼兒對以后的學習生活也沒有向往,對幼兒未來的學習發展影響極大。
3.2 缺乏正確的教育導向
目前社會中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即幼兒家長在幼兒時期進行相互攀比,要求在幼兒教育方面能夠強于他人。并且幼兒家長將這種教育觀念滲透給幼兒,要求幼兒在幼兒園認真學習知識。家長的這種教育導向對幼兒的成長較為不利,給幼兒增加心理壓力。幼兒家長的這種教育觀念對幼兒教師同樣有所影響。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在辦園規則,辦園章程里面對幼兒在入園內能夠接受到的教育進行詳細的描述。使幼兒家長能夠放心讓幼兒入園,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開始接受小學生一樣的教育。從幼兒園進入幼兒園開始,幼兒一天的活動內容都按照小學生的標準制定,如,幼兒需要在上課期間坐40分鐘。在課程期間幼兒不得玩耍,嬉戲,打鬧。在缺乏正確的教育導向之下,幼兒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不利。
3.3 缺乏高水平的師資力量
從整體上來看幼兒教師的素質水平,可以說幼兒教師素質水平整體偏低。目前有很多的幼兒園在招聘幼兒教師之時,對于應聘者的個人能力沒有嚴格的要求。一些幼兒園的幼兒教師甚至沒有幼師資格證,沒有從事過幼教工作。這樣的幼兒教師其素質水平不言而喻。幼兒教師整體素質低,在幼兒教育方面暴露的問題較多。例如,不能合理的安排幼兒的教學活動,無法根據幼兒的特點設定適合幼兒的課外活動等等。
3.4 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
幼兒園教師以及幼兒家長在幼兒教育方面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主要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從古至今,在很多人的思想認知里,總認為讀書人高于一等。讀書識字是改變人們命運的唯一機會,因此從古至今都延續這種教育理念,無論家庭條件多么困難,孩子必須要讀書,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在這種思想下家長不考慮孩子的想法,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意愿去上學讀書。在幼兒家長的認知里,幼兒什么事情都不懂,因此需要家長為其安排好一切。孩子是大人的附屬品,孩子沒有權利與父母抗爭,必須要按照家長的想法去生活,去學習。在這種教育觀念之下,幼兒成為家長喜歡的“乖小孩”,不會抗爭,成為只會學習的書呆子。
4 解決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問題的對策
4.1 從幼兒教育的實際出發,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
在幼兒過程中,幼兒園應從幼兒身心特點出發,為幼兒制定適合的教學活動,遵循幼兒的成長規律。另外,豐富小學化課程設計內容要更好的兼顧小學化和幼兒教育之間的關系,事實上二者并不矛盾,但要存在一定的傾向就必須要做好兼顧的工作,特別是在課程的設計中。在豐富小學化課程設計中一方面要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包括社會化教學等,另外一方面要要秉承循序漸進的方式和方法,讓幼兒在適應的前提下逐漸的了解小學,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小學對于學生各方面素質的要求。
4.2 寓教于樂,教學融入游戲
幼兒教育首先應遵循的原則是釋放幼兒天性。但是從目前幼兒園的教育情況來看,幼兒園對于幼兒的教育沒有遵循這一原則,而是以各項規章制度來約束幼兒,使幼兒能夠像小學生一樣接受教育。過于嚴格的行為規范限制了幼兒天性的發揮。為了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幼兒園在幼兒教育方面應根據幼兒的特點,合理的安排各項活動。幼兒園應為幼兒留有充足的玩耍時間,在游戲選擇方面,選擇一些簡單的游戲,幼兒在玩耍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快樂。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玩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簡單的進行一些知識的傳授。如在玩搭積木游戲之時,幼兒教師可以一邊指導幼兒,一邊教幼兒認識不同的顏色。幼兒教師對于知識的傳輸應有節制,主要以幼兒娛樂為主。
4.3 加強對幼兒教師的業務管理和培訓
幼兒園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就需要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尤其是提升幼兒教育的教育教學的能力,轉變其行為思想。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幼兒教育知識,加強其自身素養。幼兒園應定期對幼兒園教師進行考核,了解幼兒教師存在的不足,并聘請專業的幼兒教師隊伍來幼兒園進行指導和培訓。幼兒園應對幼兒教師的加強管理,要求幼兒教師豐富自己知識,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4.4 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幼兒家長對幼兒的教育觀念與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具有直接影響。為了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日益嚴重,幼兒家長應在此方面向幼兒園表達自己的態度。要求幼兒園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嚴格按照教育部門下發的要求和條款辦園。幼兒家長應與幼兒教師及時的溝通,了解幼兒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若發現幼兒園出現小學化教育傾向,及時向幼兒園領導反映情況。一部分幼兒家長教育觀念仍停留在功利教育層次,這部分家長要了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逐漸改正自己的心態。
結 束 語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益嚴重,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不利于幼兒健康發展。對幼兒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自由成長,不給與學業方面的壓力。但是目前受功利教育的影響,幼兒家長以及幼兒教師對幼兒教育觀念發生了改變,導致幼兒園小學化教育成為一種常態。本文以智慧星幼兒園為例,對該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傾向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導致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存在的原因。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使幼兒園能夠改變對幼兒的教育觀念,教學活動設計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來設計,為幼兒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致 謝
論文的順利完成,離不開指導老師對我的耐心輔導,從論文的選題,到資料的收集以及各部分內容的安排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完成的。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論文的寫作對我而言是非常困難的。指導老師不僅在學術上給了我很多寶貴的意見,同時在精神上給我的幫助是我難以忘懷。在論文完成之際,向幫助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表達我深深的感謝,謝謝您們的陪伴使我渡過了這段難忘的時光,感謝你們。
參考文獻
[1]王琴.淺析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考試周刊,2020(A3):161-162.
[2]王海芬.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應對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2):155-156.
[3]楊靜蓮.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及轉變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194.
[4]黃莎莎.我國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政策研究[J].生活教育,2020(10):114-119.
[5]楊焱.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負面影響及應對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8):147-148.
[6]張旭慧.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與去小學化策略[J].新課程,2020(30):48.
[7]郭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及解決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0(30):49.
[8]舒燕.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建議[J].幸福家庭,2020(14):30.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1158,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16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