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注意力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也是影響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以小學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圍繞小學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現狀、影響因素以及對策展開研究??v觀小學三年級階段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缺乏自我約束力,無法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進而降低了學科知識的掌握水平。本文是通過進入實習學校進行實地觀察,基于文獻、現場觀察的基礎上,分析了小學三年級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現狀,從教師、學生、環境、家庭教育四方面剖析影響小學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因素。由于三年級學生年齡尚小無法自我提高注意力,同時改變環境因素可能性小,因此主要從教師、家長兩方面找到對策,對于教師而言不僅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具和多媒體上下功夫,還要發揮教師智慧,巧用指令性語言,對課堂進行有效管理并幫助學生進行注意力訓練;對于家長而言,把家庭作為提高注意力延伸的場所,監督和糾正孩子不集中注意力現象。
關鍵詞:注意力;課堂;影響因素;對策
一、研究背景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1],注意力品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著人的智力發展和對知識的吸收程度。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學習的方法?!币虼?,注意力集中是高效學習的保障[2]。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聯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于2006年對全國青少年注意力狀況進行過調查,調查顯示:在調查的學生中自認為上課時能一直集中注意力的比例僅為58.8%,在一節課中能堅持集中注意力30分鐘以上的學生僅占39.7%[3]??梢?,學生注意力問題一直都是學者、老師研究的問題,筆者在南充市某小學三年級實習中發現,如今的三年級學生在課堂中極其不集中注意力,教師上課非常頭疼,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整頓課堂紀律從而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時間久了,上課習慣差的學生以及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注意力仍然不集中,同時會拖慢教師教學進度。因此,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是上好課的關鍵因素。
三年級是良好學習習慣定型和培養的關鍵期,尤其是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專心學習的關鍵期,只有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績。三年級學生隨著經驗和知識的積累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強,注意力保持時間更持久,由15-20分鐘提高到20-30分鐘。然而在實踐中發現,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并沒有達到標準水平,如果錯過關鍵期的培養,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將變得很吃力,因此研究小學三年級的課堂注意力非常重要。
小學生在三年級階段的學習會涉及較抽象的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在語文、數學、英語課堂上已變得較難集中注意力,而對美術、音樂、體育等知識性不強的課就更難集中注意??梢钥闯?,部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在像語文、數學、英語等知識上的學習比較吃力,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需要老師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吸引學生注意力,也需要家長給學生樹立榜樣。如今時代在變化,計算機、手機、電話手表等電子產品使用年齡趨于低齡化,給小學生注意力品質的提升帶來較大的影響和挑戰。加之家長越來越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大部分三年級學生都進入補習班學習,漸漸地形成了“在校外補習班學習過了,在課堂上就不用認真學習了”的認識,在課堂上常做自己的事情,周圍同學也受到影響,從而一些學生注意力受到影響。
二、文獻綜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兩個基本
特征。具有注意的能力稱為注意力。良好的注意力,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2.課堂注意力
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與分散的情況,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如果越集中,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越好。課堂注意為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也理活動在課堂上對某一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主要是對教師的教學內容的指向和集中。
(二)國內外文獻綜述
1.國內現狀
注意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其中有意注意也叫選擇性注意。陰國恩和曾隸采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兒童無意注意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他們提出在低年級教學中要考慮到兒童無意注意在小學二年級已有較完善的發展,而在五年級有意注意才有較為充分的發展,并且無意注意沒有性別差異[4]。在選擇性注意研究中,張學民等學者采用注意線索范式對小學生視覺選擇性注意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他們得出:兒童注意發展的階段性波動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兒童在視覺選擇注意加工速度方面的發展趨勢和成人具有的一致性,6 ~ 10 歲兒童的視覺選擇注意加工速度仍然處于持續發展的過程[5]。
注意的品質包括: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轉移、注意分配,我國學者運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對學生的注意品質也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李洪曾等人在采用符號校對法對5歲和6歲幼兒進行有意注意穩定性的測試,他們得出從學前期開始直至少年級,女性兒童有意注意的穩定性始終高于男性兒童,但女生注意穩定性的這一優勢的水平并非保持不變,并且兒童注意的穩定性對學習成績有明顯的影響[6]。張靈聰深刻分析國內學者李洪曾的符號校對法以及國外學者的觀察法、實驗法認為并不能準確測量注意穩定,采用自制的“注意穩定測量儀”,并參照“沙皮蘭爾的單擺”原理,初步對一年級和三年級學生的警覺注意進行測定,得出注意穩定隨年級的升高而提高[7]。
林鏡秋基于注意四項品質,唯有注意轉移品質一項,除論述外,至今仍找不到直接測定的數據,設計《注意轉移儀》,并在國內首次進行了大中小學生注意轉移綜合反應時間的實驗研究,他認為小學二年級到五年級期間為第一個 發展上升期;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期間為第二個發展上升期,同時注意轉移共有視覺、動覺和聽覺三種因素的參與,其中聽覺是實現注意轉移的決定性因素[8]。
除關于注意力品質的研究外,國內學者還研究了注意力與學習、氣質等方面的關系。程華山等曾對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與智力關系進行了一些初步研究,發現注意集中性和穩定性的嚴重缺陷是智力發展遲滯的重要標志[9]。而劉卿等學者篩選學習困難兒童和正常兒童,實驗在實驗情景下,得出學習困難兒童在注意品質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學習困難兒童的注意廣度與正常兒童比較,有偏低的傾向;學習困難兒童在注意穩定性、注意轉移能力上與正常兒童相比無顯著缺陷[10]。張曼華等學者在定性基礎上進行定量研究氣質與注意力品質的關系,采用艾森克人格問卷選擇四種典型氣質類型學生,他們認為注意力品質對學習成績有一定影響,建議教師注意鍛煉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質,根據其氣質類型,了解學生注意力品質的缺陷情況,針對其缺陷方面加強訓練,對于提高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積極的意義[11]。
可以看出,我國學者用科學嚴謹的方法,批判的眼光吸收前人的經驗,并將理論與實際生活以及教學結合,為提高學生注意力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梢钥闯?,學生在三年級階段無意注意已經發展成熟,有意注意正在發展,注意對學習成績有重要影響,如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成為教師上課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2.國外現狀
國外學者對注意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注意力缺陷障礙方面的研究,己有研究證明,學習不良兒童的明顯特征之一就是存在注意方面的缺陷[12],Dr. Greenberg設計的TOVA測驗目前是國際上常用的注意缺陷障礙的篩查測驗[13]。而且由于注意是人類對認知進行加工的重要前提條件,國外學者尤其關注學習不良兒童在注意方面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并設置專門的學習困難輔導班來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
國外學者也注意到注意力對學習成績有一定的影響,并主要研究學習成績與注意的穩定性和注意的廣度的關系。Anderson通過運用CPT(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他發現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相比成績好的學生,在錯誤率和疏漏率方面明顯偏高,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其注意力水平明顯偏低,因而得出結論,注意力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另外,運用CPT來進行研究的還有Swanson等研究者。他們的研究也證明了Anderson的結論,即成績差的學生,其練習的錯誤率以及疏漏率都相比成績好的學生要高,但是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時間上并沒有明顯差異[14]。
此外,國外學者對于運動注意力方面的研究,主要從不注意視盲、變化視盲、注意瞬脫這幾個角度進行研究[15]。同時,國外學者提出了許多著名的注意力理論。如:布羅德本特在雙耳分聽的實驗基礎上提出的過濾理論,該理論成為注意力理論的經典理論;特瑞斯曼根據其實驗結果分析提出衰減理論;多伊奇等人提出后期選擇模型;而這三種理論之間的差別就在于注意信息處理的位置不同[16]。還有約翰斯頓等人提出多階段選擇模型[17]。這些理論的提出為注意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支撐。
三、小學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特點
三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習和培養,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學生的注意力目的性增強,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力保持的時間增加了。然而在實習中發現,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并沒有達到標準水平,總體來講,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嚴重,無論上什么課程,必有學生上課不集中注意力,教師只好采用“點名、回答問題”等方式來提醒學生,給教學帶來巨大挑戰。
(一)注意集中時間短,注意分散嚴重
有研究表明,7—10 歲的小學生集中注意的時間大約為20 鐘,他們注意集中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階段性疲勞。根據筆者對小學三年級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學生注意集中時間平均水平一般都低于這個標準。筆者通過對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集中時間的研究,發現在知識性較強的課堂中他們中水平較高者注意集中時間大約為18分鐘,班級中注意力水平較低者注意集中時間大約為 14 分鐘。而像美術等知識性不強的學科,學生集中注意力大約10分鐘。同時在下課前幾分鐘班上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所以,如果想讓小學生一節課 40 分鐘全神貫注與課堂教學,幾乎是不可能的??傮w來說,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分散情況比較嚴重,而且普遍存在。
在一數學課堂上,才上課15分鐘,坐在后排的學生A便拿出課外書籍看得津津有味,過一會兒又和身后的同學講話,老師這時才發現便用眼神示意,該同學仍未察覺。老師這才抽起來回答問題:A同學向大家演示一下10000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米的計算過程。這時A同學無法回答,老師只好再次讓其他同學來演示。像A同學這樣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還比較多,尤其在大班教學情況下,教師在講授新知識的時候,坐在后排的學生有時無法被老師及時發現,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長久下去會失去很多學習知識的機會。
下課前10分鐘,老師將要求學生做數學書上的習題鞏固。學生在做的時候老師巡視。在巡視的時候發現有學生不知道要做那道題,慌忙地向周圍同學詢問。而當老師看到有多位學生詢問如何做的題目時候,老師會選擇先帶著學生理解,此時沒有跟著老師思路走的學生比較多,有的在顧著做自己的題,有的在和同桌扔紙團,此時學生注意力極為不好。老師要多次招呼紀律,甚至讓學生站起來,仍然有學生只顧著自己的事情。處于三年級階段的學生集中注意力大約為20分鐘,下課前10分鐘集中注意力的情況遠不如剛上課時的情況。
(二)有意注意在發展,仍以無意注意為主
三年級學生有意注意在發展,但無意注意仍然占主導地位。由于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自制力差,因此三年級學生很容易受外界干擾,在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對于學習他們還沒有太多的認識和理解,只是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已,對學習沒有一定的目的性。筆者在觀摩教學中發現:最后幾排的學生最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由于大班教學,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同學,后排學生由于距離教師較遠,意識上比較松懈,他們常會將注意力轉向身邊的同學或者玩自己的手表、學習用具。
班上的第一排常被安排容易走神的同學,但讓老師頭疼的是:總有一兩個同學在老師
的眼底下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行為習慣極差。
(三)注意由具體事物向抽象材料發展
在小學三年級階段,小學生的注意對象由直觀、具體的事物向抽象的事物發展[18]。有研究顯示,小學生的有意注意主要集中在具體的活動和內容上,比如對于事物的顏色、形狀、聲音等。對于比較抽象的學習材料,則不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身心在發展,加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促進知識的獲取,他們的理解能力增強,注意力也開始由抽象事物轉變。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時,面積對于學生來講太過抽象,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去理解這個抽象的面積概念,而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理解其含義,講授這一單元時,教師明顯感覺班上學生注意分散比較嚴重。
(四)注意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
三年級學生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活動的內抑制能力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外界的一個刺激常常會影響到學生全身的器官。因而,三年級學生在注意上將會很自然地表現出明顯的情緒色彩。這樣以來,三年級學生常常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加集中注意,而對不感興趣的學習任務就會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
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三年級學生對自己不感興趣的科目會分散注意力,而對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會更加集中注意力。有的學生在數學課堂的注意力明顯差于在其他課堂的注意力。B同學在數學課堂上,老師需要經常點名提醒她要認真上課,不要搞小動作,并且下午放學就會去補習機構補習,但是數學成績依然不好,做的數學習題幾乎都是錯誤。但她在其他課堂上卻非常認真,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聽講,她的作文、她的手抄報還被拿在班上表揚??梢钥闯?,她的智力沒有任何問題,原來她不喜歡數學,她認為上數學課枯燥無味,所以在數學課堂上經常分散注意力。
而對于C學生來說,他頭腦聰明,加之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的父母會提前交給他一些知識,他很喜歡數學課堂,但他上課仍然會分散注意力?對于簡單的知識講解他經常不聽,和周圍的同學講話。在講解連乘的解決問題時,該題目要解決的是25×7×8,大部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依次計算,當班上的同學都在動筆筆算的時候,C同學立馬給出答案1400,全班同學都驚嘆,C同學非常開心,并給大家講述了自己的算法,但講完之后,他又開始不集中注意聽老師講解,并影響周圍學生??梢钥闯鯞感興趣的是有挑戰的數學知識,因此才會出現集中注意力。
四、影響小學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因素
由于受身體條件的限制,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容易受周圍事物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還不能靠自己的意志力集中精力學習,同時小學三年級學生處于養成良好的注意力習慣的關鍵時期,要想采取措施讓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得到干預,那就需要從各個方面尋找影響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因素,從而采取有效應對的策略。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筆者運用在南充市某小學實習一學期的機會,通過走進課堂觀察,以記筆記的方式,將在實踐中找到的影響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的因素記錄下來。將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來闡述。
教師因素在課堂中,任課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直接影響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教師的課堂導入方式、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課堂管理能力、教具與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等都會對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產生影響。在進入南充市某小學實習過程中發現,在同一個班級中,由于任課教師不同,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情況也大有不同??梢?,教師是影響學生課堂注意力的一大因素。
1.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要合理,貼近生活實際,同時要尊重學生 ,并且內容難易要得當。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不同水平的學生,難易設計合理,要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在三年級的七個班級中,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的現象非常明顯。有的學生每科都可以考90分以上,而有的同學徘徊在及格邊緣。正如之前提到的C同學,由于教學設計難度不大,學生會覺得無趣,常常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好的教學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則可以讓學生分散注意力。
2. 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包括學生學的方法和教師教的方法。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師通過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掌握知識技能。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在作文課上,教師親自用雞蛋和鹽來做雞蛋浮在里面的實驗,老師明顯感覺這次寫的作文比讓學生自己去花園里觀察花草樹木寫的要好。教師用直觀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在一堂數學課上,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他們的積一定是四位數”讓小組討論,學生特別積極,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不知道怎么做的學生會認真聽知道做的學生的講解,因為老師會隨意讓小組內一名學生起來回答,回答正確就有獎勵。當然也有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比如三年級學生的科學課由班主任或者數學老師兼任,而老師本來教學任務比較重,所以在講授科學課時大多采用講授法,慢慢地科學課上越來越多學生做其他作業,越來越多學生講話。
3. 教具與多媒體的使用
教具與多媒體的使用會讓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三年級學生的意志力薄弱,容易受新事物的影響。如在講授表面積時,教師問學生什么是表面積,學生當然不知道表面積是什么,“表面積”一詞聽上去感覺摸不著、看不見,因此教師利用教室現成的教具:紅旗、黑板,并問學生“如果用相同的速度打掃紅旗和黑板,哪個先打掃完?為什么?”這時學生立馬將注意力放在紅旗和黑板上,并立刻有了答案??梢?,教具與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也要注意的是:對于一些注意力集中情況差的學生,他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具與多媒體而不能注意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教師在演示完后一定要妥善處理教具。
4.課堂管理能力
教師通過對課堂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注意力分散的學生拉回來。課堂管理能力強的教師會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將課堂管理得井然有序。而有的教師在管理課堂時,采用的方法不當,讓學生產生了抵觸情緒,久而久之,學生并不聽老師的安排。在三年級一堂列豎式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到豎式計算,教師需要在黑板上大量演示,但是班上學生人數太多,有的講話,有的離開座位,老師只好讓不集中注意力的孩子站起來聽講。但這樣的方法并不能讓學生認真聽講,他們站起來仍然會和身邊的學生講話??梢?,教師面對大班教學,通常采用站起來、點名批評等方式,并不能有效管理課堂.
?。ǘW生因素
1.學生自身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在生活中,按時上床休息,不沉迷于電子產品睡眠不足會造成頭腦昏沉,無法集中注意力。鍛煉堅定的意志品質,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搞小動作,會大大降低注意分心。在南充市某小學三年級5班D同學,老師將其安排在第一排靠墻位置,但他后面以及旁邊的同學也是經過老師深思熟慮的安排,這些同學都是自制力比較強不受D同學干擾。D同學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坐姿不端正,時常和后面同學講話,老師提醒可以安靜幾分鐘。平時考試時,沒有考試時間意識,沒有老師提醒,不會動筆答題。此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紀律意識淡薄,注意力難以集中。
2.年齡因素
有研究表明,一節課的時間為40 分鐘,三年級學生年齡大概9-10歲,他們的注意力最多能夠維持20 分鐘左右,在半節課后,他們的注意力就難以再集中。這是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的時期,他們反應敏感,但注意力持續時間短。他們的意志力薄弱,常常在上課的時候分散注意力,他們不會因為是上課時間而克制自己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周圍同學的一本書、一塊橡皮泥都有可能會讓他們分心。教師明顯感覺三年級學生進入四年級后注意力集中情況會有所改善,但對于注意力薄弱的學生來說,如果在三年級階段不加以干預,他們進入四年級后會越來越難集中注意力。
3.情緒因素
學生的情緒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學生的課堂注意力[19]。比如有的學生受到了批評,
會導致情緒低落,上課時也會把思想集中在受批評的事上。有的學生甚至因為沒有得到老師的獎勵,一個人生悶氣,不愿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在實習中發現,三年級學生打小報告的現象仍然比較多,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男生之間還會發生打架。班主任面對突發事件,往往采用批評教育。而學生在上課時,就會想“老師為什么要批評我?”甚至趴在課桌上不服從老師安排。
?。ㄈ┉h境因素
三年級學生雖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也容易被外界環境干擾。首先,學校的環境影響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如南充市某小學位于市中心,雖然校園有大量的房屋以及樹木,但仍然能聽見汽車駛過的聲音,有部分學生因此苦惱,感到心煩意亂,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同時,學校相對比較小,而學生人數較多,容易受其他班級的活動的影響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如2班在上數學課,而1班在上音樂課,2班學生就會跟著1班學生哼唱而不顧本班老師的教學。此學校三年級的每個班學生人數都超過60人,而教室卻比較小,學生座位之間挨的很近,00后學生又比較活潑,常有學生看見其他學生在講話或者做其他事情,他們也會跟著做,老師時常點名提醒,仍然分心。在三年級的課堂上,很少見到全班學生規規矩矩地坐好,認真聽講。其次,社會環境也會影響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電子科技時代,電視、電腦、游戲帶來的娛樂活動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的甚至沉迷于虛擬網絡和游戲中,使得上課時頭腦里全是網絡世界的畫面,缺少對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情緒,無法集中注意學習。
(四)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家長的工作和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學生放學回家,家長播放的視頻以及打游戲的聲音干擾學生的學習,學生會分散注意力,加之三年級的學生具有比較強的好奇心,他的心里總在想自己的爸媽在玩什么游戲?我會玩嗎?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漸漸地學生在課堂上分心也很常見。在現代社會,有些家長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來管控、關心自己的孩子,很多三年級學生放學回家會一邊看電視一邊完成作業,但家長沒有及時糾正分心的習慣,久而久之,學生集中注意力方面的教育,在課堂上也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不能集中注意力。
五、提高小學三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對策
小學三年級學生處于小學的中段,此時不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對以后的學習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課堂上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及投入的注意力程度是不同的,這種現象的發生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20]。由于班級的人數較多,教師提醒了一位學生注意集中注意力,不過一會兒又有學生分散注意,這種情況打斷教師的教學,同時也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在三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尤其關鍵。
小學三年級學生年齡尚小,無法自我進行注意力方面的訓練,而學校環境、社會環境改變的可能性較小,以下將從教師、家長兩方面找到對策。
(一)教師方面
1.設計恰當的教學內容
小學三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已發展成熟,應將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相結合來設計教學內容。學生個體的知識經驗是影響無意注意產生的因素,因此教師應利用有關刺激物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利用與自己知識經驗有聯系的事物,并提供具體的生活案例[21]。同時,要加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在具有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合理應用探究、合作等學習方式,合理組織學生進行有關活動。例如在講解面積時,運用教室的紅旗和黑板的面積,向學生提問“如果用相同的速度擦紅旗和黑板,那個先擦完?”,這樣的方法會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接下來就要發揮有意注意,以便讓學生理解。
2.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以講授法為主,這樣是不能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在上課時如果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學生就會出現走神的現象。尤其是三年級的數學變得更加抽象,在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面積這些方面明顯感到吃力,上課不集中注意力被點名的人數明顯增多。因此教師要吸引學生注意力,應該把學生融入進教學中,參與到教學中,只有這樣,他們才是主動地將注意力放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可以結合教具、幻燈片進行直觀演示,但在演示完之后一定要收好,因為一些注意力差的學生可能還會再次注意到教具上。同時還可以適當運用討論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享受思維碰撞的火花??傊虒W方法很多,但一定要合理運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
3.教具與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具的使用,可以讓學生直接觀察和感知教師要講授的內容;多媒體的使用,可以把教學內容用語音、圖像等展示出來,這是傳統教學所沒有的。將教具與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內容變得形象、具體,學生自然而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
但在使用的過程中,要避免其他無關的刺激,防止學生離開教學內容而注意與教學無關的內容。教具演示完之后要及時收納,部分學生會因為新奇而一直注視著教具。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中不可為追求內容豐富,而大量使用一些炫目的內容。這樣的多媒體課件看起來內容豐富,但學生看了之后會引起他們的無意注意。同時也要把握好反映的時間,播放完畢應該及時關閉,并提醒學生認真聽老師講。因此借助教具與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水平,但也要防止學生無意之中將注意力放在教具或多媒體上,而忘記了要認真聽教師授課。
4.巧用指令性語言
剛打響預備鈴時,全班同學都沒有在狀態的情況,可以約定統一的口令,可以迅速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如由于學生非?;顫姾脛?,學生似乎沒有聽見上課鈴聲,教室里還非常熱鬧。有的學生在發作業本,有的學生在玩游戲,有的學生在看課外書,很少有同學安靜地坐在位子上。等到老師走進教室,拿起話筒:“3、2、1”,這時學生雖然手上還在忙著自己東西,但學生嘴里喊著“坐坐好!”然后朝自己座位走去,課堂漸漸安靜下來,學生也將注意力漸漸轉移到課堂上。而在上課的過程中同樣適用。比如教師發現有多名學生都沒有集中精力聽講,這時可以說“把語文書翻到63頁”,而學生對應的就回答“我就翻到63頁”,再有課上講授新詞語時用“開小火車的方式”進行,此時教師發出口令“火車從哪里開”,這時會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會爭先地舉手“從我這里開”。
5.運用合理的課堂管理辦法
三年級學生的性格、思想特點等都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在進行課堂管理時應該因材施教,主動與各科老師以及家長合作,了解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課堂管理辦法:
對于偶爾注意力分散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眼神及時提醒。這類學生比較自覺,自尊心比較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由于他們年齡比較小,偶爾還是會注意到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若回答不上,教師還應提醒他上課沒有認真。也可眼神提醒,老師的一個眼神,學生便明白老師是在關注他,自己自覺地集中注意力。
對于長期注意力分散的學生,教師可以走到學生課桌前,這樣還會提醒其他學生,同時不會分散學生注意力。這類學生注意品質差,提問或眼神提醒的效果并不好。
6.對學生進行注意力訓練
處于三年級階段的學生,意志不夠堅定,學習上怕困難,沒有一定的毅力。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遇難而退,把注意力轉移到與學習無關的事上,造成學習的分心[22]。同時缺乏自律,抗干擾能力差。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注意力訓練。游戲是提高學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如以小組為單位,正確回答問題可以獲得一分,分數最高的小組將獲得物質獎勵。
?。ǘ┘议L方面
課堂之外家校合作,促進學生注意力發展水平的整體提高[21]。如果學生在學校都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聽課、遵守課堂紀律,但周末回家家長疏于管教,學生放松下
來,在學校形成的良好習慣將功虧一簣。
在家中,家長要為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盡量不要去打擾孩子,家中的電視、手機聲音一定要小。同時,家長還應及時糾正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寫作業時不要一會兒吃水果,一會兒出去玩,告訴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專注,讓孩子養成及時完成作業、不拖拉的好習慣。在家中認真完成作業也是課堂注意力訓練的延續,放學后如果這種訓練得到后續的鞏固,學生必會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質,促進注意力水平的整體提高。
家長還應注意自己在養育孩子方面的觀念,不要盲目地跟風,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要糾正孩子“自己在輔導班學了,上課就不需要認真學習了”的意識。
六、總結
三年級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年齡特征上有不持久和不穩定的特點,加之社會環境給當今的學生帶來巨大改變,學生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容易受與學習無關的電子產品等影響,三年級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面臨巨大的挑戰。但在教師、家長的幫助下是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注意力。教師作為引導者,備課時遵循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設計富有創造性的課堂教學,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活動,并用教具或多媒體輔助教學,就能牢牢抓住三年級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必然也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家庭作為提高注意力延伸的場所,學生在家里完成作業時,家長及時監督和糾正其不集中注意力現象,學生的注意力必會更上一層。因此,提高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需要家校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3)186-193.
[2]王曉卉.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報,2017(05):87-88.
[3]調查顯示青少年注意力集中程度堪憂[J].思想理論教育,2009(02):95.
[4]陰國恩,曾隸.關于中小學生無意注意發展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0(5):38-41.
[5]張學民,申繼亮,林崇德,王萍萍,劉帥.小學生選擇性注意能力發展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01):19-24.
[6]李洪曾,王耀明,陳大彥,蔣平之.中小學學生注意穩定性的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6):15-19.
[7]張靈聰.小學生注意穩定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1994(4):248-249.
[8]林鏡秋.大中小學生注意轉移的實驗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版,1996(6):33-37.
[9]程華山,陳蕙芬.兒童注意廣度與智力的關系[J].心理科學,1990(2):58-59.
[10]劉卿,楊鳳池,張曼華,周梅,郭衛,.學習困難兒童的注意力品質初探[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99,13(4):220-221.
[11]張曼華,楊鳳池,周梅,劉卿,呂繁.氣質與注意力品質關系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學,1999,
8(4):270-272.
[12]Tarnowski KJ,Prinz R J,Nay S M.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ttentional deficits in hyperactive and learning-disabled children[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86,95(4).
[13]Greenberg L M,Waldman I D. Developmental normative data on the test of variables of attention (T.O.V.A.)[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1993,34(6).
[14]Lee Swanson. Deficit in 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n: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 [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81,22(4):393-399.
[15] 王一羽.城鄉結合部3-4年級小學生課堂注意力調查研究[D].云南:云南大學, 2017.
[16] Raz A,Buhle J.Typologies of attentional networks [J].Neurosci ,2006,7(5):367-379.
[17]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5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205-207.
[18]張紅.小學生語文課堂注意分散現象及其策略研究[D].山東:魯東大學,2014.
[19]周雨陽.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應對策略[J].華夏教師,2017(09):46-47.
[20]劉忠杰.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注意力差異化研究及培養[J].名師在線,2017(21):20-21.
[21]黃先蘭.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A].2018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5-16.
[22]彭瑜,黃瑩.小學高年段語文教學中注意力的培養[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4):70-71.
致謝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畢業的季節?;厥自趲煷蟮乃哪陼r光,心中倍感充實。首先誠摯地感謝我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她在教學之余還要抽出時間為我一字一句修改論文。在我畢業論文開題、研究和撰寫過程中,無論是選題指導還是細節修改,無論是線下修改還是線上修改,老師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這使我終生受益匪淺。
我還要感謝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的各位領導、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感謝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我有機會磨練自己,并有幸結識各個專業的良師益友;感謝小學教育2班的小伙伴對我的幫助與支持;感謝加入給予我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讓我有信心繼續前進!
四年大學生活,我收獲良多,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1158,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13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