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達,經濟實力的提升,我國民營企業逐漸信息化、現代化發展,其在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民營企業要挖掘并發揮自身企業的優勢和特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本文基于廣州市民營企業的調查,以核心競爭力理論為基礎,運用了描述性統計分析的方法,具體分析數據,研究結果表明“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資源、能力以及外部因素對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產生極大的影響,并提出加強企業學習與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協調管理能力、提高企業市場營銷能力等對策建議,有利于為廣州市民營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廣州市民營企業;“互聯網+”
一、緒論
?。ㄒ唬┭芯勘尘凹耙饬x
1.研究背景
如今,民營企業已經我國最大的經濟主體,民營企業數量超過我國企業數量的九成以上,稅收貢獻率超過一半以上,對我國的財力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市場經濟的基礎。由此,加快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的提升,推動民營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的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民營企業是否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的關鍵就在于其是否能夠充分發揮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本文以廣州市民營企業為研究樣本,對該市不同的類型民營企業進行調查研究,對比分析其企業現狀和影響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并對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2.研究意義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廣州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著民營企業穩定的發展。本篇文章以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相關知識理論為基礎,以廣州市目前的發展狀況為根據,以廣州市民營企業為樣本,分析研究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以此為提高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思考方向,促進廣州經濟更好的發展。本片文章所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如下:
(1)理論意義
民營經濟早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xxxxxx提出要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在過去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將民營企業表述為“非公有制經濟”以及“民營經濟”?!懊駹I企業”概念的使用,意味著民營企業的重要性更上一個層次。另一個方面,也彰顯出黨對于我國堅定行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民營企業在黨的推動下將耀發出更強的發展動力,也必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支撐。
無論是從發達國家已經高度發展的經濟進程還是從發展中國家尚未成熟的經濟體系來看,其經濟能獲得高度發展都離不開民營企業從中發揮的作用。這是因為民營企業的靈活自由度,促使創業經營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不斷的得到開發,從而為社會提供大量的物資與精神財富。
目前,民營企業面臨著起步階段晚、成長時間短以及社會環境所能給予借鑒的有效經驗稀缺的窘況,而國外先進的核心競爭力理論也才引入國內不久,外國先進的理論在中國市場環境下的效用尚不明確,國內民營企業在得不到指引的情況下只能盲目的進行仿作,使得民營企業的發展十分的不穩定。本文以民營企業所處的窘境為背景,對廣州市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力做出研究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加以補充和優化,為我國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給予幫助。
(2)現實意義
其一,我國做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持續保持著較高的水平,各種沖突和矛盾也伴隨著經濟發展產生。我國民營經濟在當今經濟發展面臨關鍵轉折的情況下,只有增強民營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重視企業戰略管理,才能夠在劇烈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生存?;诖饲疤嵯?,研究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勢在必行的。對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有利于為民營企業解決問題、處理矛盾提供可實施的理論基礎,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其二,上述的能力體系能夠在以民營企業為對象的核心競爭力分析中得到完善。透過對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分析,可以加快民營企業創新能力和人員配置等多方面的升級和優化。為民營企業實現自我強化提供理論支持,對其核心競爭力深入的剖析可以促使企業更有效的協調各方面的能力,從而增強企業判斷,促進企業決策。
(二)研究內容及方法
1.研究的內容
本文以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相關知識理論和文獻作為基礎,通過對廣州市民營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收集和對比,并剖析其宏觀和微觀影響因素,對其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進行全面的研究,過程內容分為以下:
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是介紹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內容及方法和國內外文獻綜述。
第二部分是“互聯網+”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主要是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生產經營情況、產品的市場情況、預期情況、“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困難、企業對本地區生產經營環境及政府辦事效率、態度的看法和宏微觀影響因素。
第三部分是“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議,主要是介紹加強企業學習與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協調管理能力和提高企業市場營銷能力。
第四部分是總結,對既有觀點進行歸納總結,希望能夠日后進一步對“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研究提供借鑒。
2.研究方法
本文結合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文獻分析法。文獻分析法通過收集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分析其主要的理論和性質,為對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奠定基礎。描述性統計分析通過對調查廣州民營企業情況的數據的對比方式,分析數據背后所隱含的意義,以客觀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調查現狀,對其做出恰當合理的評價。
?。ㄈ﹪鴥韧馕墨I綜述
核心競爭力,是隨著企業的資源變化而變化,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和完善整合資源的能力,它能夠帶著企業周旋于不同的市場,使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效率提高一定的檔次,是企業擴大發展規模的基礎。同時,也是使企業所在行業,乃至國家經濟發展保持穩定的關鍵性因素。
1.國外研究動態
MichaelE. Porter [17](1990)在把如何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分為幾個部分進行研究并剖析了其中的特征差異,并說明了這幾個階段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拖進的原因,發現了這幾個部分的對外的資金投放推廣方法和步驟之間的差異,根據不用階段不用的方法提出競爭發展的理論。
se1nick(1957)把一個能夠讓企業在其的輔助下使企業內部管理更優于其他企業的因素稱之為“能力”,這是最早的核心競爭力的來源。
Pranhalrd和Hamel[23]提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一直以來所累積的知識和投資的產物,具有企業的特點。
2.國內研究動態
胡靜雅[8](2011)發表的文獻中提及核心競爭力的定義。在她看來,核心競爭力是將各種不同的技能和技術流派糅合并協調的學識。創新性的將核心競爭力理念劃分為多個理論,如消費者剩余論、資源論等等。在此文獻中,胡雅靜將核心競爭力的特點歸納為延伸特性、性質差異性和價值性。
寇航[2](2019)發表的文獻中提及企業品牌文化、創新能力和對新的事物的學習掌握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它是存在價值的,可以延伸擴展的、不斷變化的,具有帶頭作用的,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部分。
史東明[15](2004)提出企業的文化、企業的價值觀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武博[16](2002)提出識別、規劃分析、培育以及維護等是構成核心競爭力的過程和步驟。
綜上所述,縱觀國內外對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目前本文以廣州民營企業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側重于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文獻分析法,總結“互聯網+”背景下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互聯網+”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對策建議。
二、“互聯網+”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ㄒ唬盎ヂ摼W+”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發展現狀
1.企業的基本情況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撐,我國民營企業受到多方面的約束,如自由的投入資本總量、行業的準入政策等等,具有高度的內生性發展色彩,民營企業的發展與市場需求息息相關。根據調查顯示,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廣州市的民營企業幾乎遍及所有行業,按照行業類型分,餐飲業、制造業和批發與零售貿易業所占的比重最大,分別占11.6%、20.7%和32.0%。按照企業注冊類型分,個體戶、私營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為廣州市民營企業的主要類型,所占比重為83.2%。按照企業資產大小分,企業的凈資產大部分在100萬元以上,占80.7%,而只有0.7%的企業凈資產在5000萬以上。按照企業工作人員人數分,被調查的企業中50人以下的占85.2%,10人以下的企業占54.1%。按照控股情況分,私人業主單獨持股或家族持股最高,占57.4%,有限責任公司占15.6%,最少的是合伙制,占13.2%。
總的來說,“互聯網+”背景下的廣州市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餐飲業、制造業和批發與零售貿易業,主要注冊類型為個體戶、私營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大部分的企業凈資產在100萬元以上,企業員工人數在50人以下,大多數企業有明顯的家族式經營特征,其主要的股權結構是私人業主單獨持股或家族持股。
2.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行分析,生產經營情況較佳的公司占40%,生產能力開始有點過多的公司占44%,出現生產過多形成積壓產品的公司占16%。分行業來看,生產能力開始有點過多和出現生產過多形成積壓產品的公司超過的行業的一半,包含有交通運輸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和餐飲業和制造行業。按照企業類型來看,在廣州民營企業類型中,18.8%的個體企業認為產品過度保護,44.8%的個體企業認為產能開始過剩。從生產的角度上可以觀察得出,不到三分之一的企業是“來料加工”,65%的企業生產自己的產品使用自己的技術。與20多年前相比,廣州大部分民營企業已開始進入以自身實力搶占市場資源的階段。
在原材料來源方面,民營企業40%的原材料來自廣州,加上28.4%的原材料來自廣東省內,一共有近70%的生產原料來自廣東省內。至于主要成品的銷售方向,其中42.1%銷往廣州,23.3%銷往廣東,近三分之一銷往全國,出口占5%左右,這一定程度反映出“互聯網+”背景下廣州民營企業與本市、本省企業生產關系密切。
圖2-1主要成品的銷售方向
Figure 2-1 sales direction of main finished products
根據研究調查可以得知,廣州有40%的民營企業具有良好的生產經營條件,但民營企業集中的產能過?,F象越來越明顯,企業承受著較強的競爭壓力。他們中的大多運用了自己的技術產品進行生產,廣州的民營企業與地方和省級市場密切相關。
3.企業產品的市場情況
根據對企業自我評價的研究調查可以看出,43.4%的企業認為自己的產品市場和競爭力一般,44%的企業對市場持有樂觀態度,認為自己的產品具有競爭力,12.2%的企業認為需要調整產品結構,對自己的產品不看好。而這些情況在不同類型的公司之間也是不同的。從廣州民營經濟集中的三類公司來看,個體工商戶中60.8%的公司表現疲憊,39.2%的公司對產品的市場狀況持樂觀態度,50.5%的有限責任公司認為產品市場狀況良好,民營公司比例為48.5%。
對競爭壓力來源的判斷:調查對象中70%企業認為他們的競爭對手是本地同行。26.5%的企業將國內同行作為對手,僅有2%的企業感到來自海外的壓力,說明廣州市民營企業間同業競爭狀況比較突出。
市場信息來源:研究表明,商業伙伴和大眾傳媒是廣州民營企業的兩大信息來源,占比接近一半,這表明,在這些企業中,傳統的信息獲取方式仍然占主導地位。需要指出的是,26.7%的企業決定從商業信息機構“購買”商業信息,這表明這些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接受了獲取商業信息的方式。
簡言之,“互聯網+”背景下,在廣州市民營經濟集中的企業類型中,一半或近一半的私營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認為其產品市場狀況良好,個體工商戶的情況較弱;認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是本地競爭對手的受訪企業占70%,認為國內對手是競爭對手的受訪企業占26.5%;大部分市場信息來源是商業伙伴和大眾傳媒。
4.企業的預期情況
(1)盈虧估算:根據研究結果,“互聯網+”背景下廣州民營企業今年可能出現虧損占7%,但與上年相比,預計將有近40%的民營企業實現盈利較去年下降;選擇“比上年增長”和“持平”的企業比例略高于5.9%。民營企業集中在廣州的三個行業中,制造業好于整體水平;批發零售業經營狀況不佳,預期利潤率較高,公司預期虧損率高于整體水平;餐飲業的預期利潤或持平份額一般與整體水平持平,預期虧損率低于整體水平。從不同規模的企業情況上進行分析,在100-500萬元和2000萬元以上的資產凈值的企業情況較為樂觀。盈虧平衡企業比例高于整體水平,預計虧損企業比例低于整體水平,相對而言,凈資產在500萬元至2000萬元的企業預計虧損比例較高。
(2)行業預期:20.2%的企業對行業未來持樂觀態度,64.1%的企業選擇“一般”,15.7%的企業對行業未來持悲觀態度,其中股份制企業和聯營企業的看好企業未來的數量相對較少,而有三分之一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三資企業對行業未來持樂觀態度。
(3)價格變動的預期:調查企業的看法并不一致,7.3%的企業價格看漲,44.1%的企業對其產品價格預期是“持平”,15.4%企業認為價格將處于波動中,價格變動的預期也有三分之一企業認為其主要產品價格會下降。
(4)投資預期:我們經濟擺脫低谷的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有效地啟動私人資本投資。根據研究可以看出,許多企業對其本身擴大投資的意愿較弱,因為他們認為主要產品市場已經飽和。只有22.3%的企業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對企業進行擴大投資,另外的40.1%的企業沒有進行擴大投資的打算,與此同時,有37.7%的企業沒有考慮擴大投資。從被調查公司選擇的計劃投資領域來看,廣州的民營企業仍然更傾向于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和餐飲業,分別占21.7%,19.3%和14.6%。需要注意的是,有7.5%的企業選擇社會服務業。有5.8%的企業選擇了綜合服務業,兩者的總數占13.3%。這表明服務業可能成為廣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這與廣州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相吻合。
根據研究調查可以知道,從企業預期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民營企業認為明年的利潤將超過或等于今年,預計虧損的企業數量將少于7%;大部分企業對行業的發展充滿期待,但未來的價格趨勢差異很大。大部分公司沒有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增加投資。而從選擇計劃投資企業的角度來看,服務業將來可能成為廣州民營企業投資的重點。
圖2-2價格變動的預期
Figure 2-2 expectation of price change
5.“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困難
在對企業發展中可能存在問題的研究中,50.1%的企業認為可能是資金不足,另外21.9%的企業認為是市場的需求不夠。很多民營企業家認為,從廣州民營企業較為聚集的類型來看,廣州大多數民營企業面臨四大困境:資金短缺、市場需求不足、銷售渠道不暢、成本過高。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世界范圍內大部分存在的問題,中國中小企業金融體系和機構不夠完善,這已成為阻礙其發展的瓶頸,企業認為其發放貸款存在困難的占68.5%。為此,接受調查的私營企業認為原因主要是:51.4%認為是抵押和擔保條件過于苛刻,14.5%認為是財產歧視,11.8%認為是高貸款利率。目前,處于改革前列的廣州民營企業繼續受到“不良出生”的歧視,反映出金融市場改革的延遲以一種或另一種方式出現,另外兩個原因是中小企業本身。為避免風險,必須以銀行貸款作為抵押,貸款擔保機構需要一定的擔保條件。認為抵押和擔保條件過于嚴格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不能滿足貸款或擔保的條件。目前,我國的貸款利率還比較低,我們仍然認為貸款利率很高,這說明公司的利潤水平很低。
根據研究,目前民營企業的不公平待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思想上有偏見的占37.9%,稅收負擔不公平的占28.3%,市場準入不公平的占17.3%,此外,許多企業認為存在信貸歧視。但是,不公平待遇的排名也存在一些差異:大多數個體工商戶和私營公司都認為存在不公平的稅收負擔,而大多數有限公司則認為是對思想和理解有偏見。
當正規的籌資渠道無法運作時,民間籌資活動尤其活躍,根據廣州市目前在民營企業中開展的“如何籌集資金”研究,親戚朋友借錢是個體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方式,占55.6%;在民營企業中,向親朋好友借錢占40.8%,銀行貸款占28.4%;在有限責任公司中,有33.6%的企業向親戚朋友借錢,35.1%是銀行貸款。這種融資結構清楚地表明,適合私營經濟發展的資本市場并不完善。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廣州民營企業目前面臨的四個主要困難是資金短缺,市場需求不足,銷售渠道不良和成本高昂。超過一半的接受調查的公司認為貸款困難,其中抵押和擔保條件過于苛刻,高貸款利率被認為是主要原因,從親戚朋友那里借錢和從銀行里借錢是私人公司籌集資金的主要方式。被調查公司認為,不公平待遇主要表現在對理解想法的偏見,不公平的稅收負擔,不公平的市場準入和信貸歧視。
6.企業對外部環境的看法
結果表明,有8.1%的企業對廣州外部環境不滿意,有51.8%企業為滿意,另外41%的企業表示中立??梢哉J為,總的來說民營企業對廣州的外部環境還是大部分感到滿意,從不同類型的企業來看,企業的滿意度中外商投資企業和與外部環境相關的企業比例高達85%,這可能表明,對于外資企業來說,廣州在水平上比中國其他城市更具優勢。
從對相關企業部門的控制企業工作評估的角度來看,約有一半的企業對政府部門工作評估的總體滿意。
?。ǘ盎ヂ摼W+”背景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1.微觀影響因素
企業與企業之間核心競爭力的區別在于每個企業的經濟條件是不一樣的,其因為經濟條件的不同對企業產生不同影響我們稱之為企業的微觀影響因素。而不同企業經濟條件的不同主要的表現在他們本身所具備的能力和所擁有的資源的不同。
第一,企業自身的能力。企業的能力體現在企業內部運轉能力、研究開發生產產品的效率和水平以及達到企業目的的行動力。主要的因素是包括研發和開發、調配資源、內部管理、資金籌集、拓展企業外部業務和與市場交流聯通的能力。企業的自身能力是把企業內部和外部各項資源緊密的連接在一起,讓他們相互交流,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不是各種資源的總和。第二,企業所具備的資源。企業的資源指的是企業所擁有的并且能夠通過對其進行控制調配以達到讓企業盈利目的的要素。企業可以通過對其進行整合,加強企業本身的競爭力進而在市場中戰領重要地位。企業的資源的性質可以分為有形性和無形性兩種。有形的資源是能夠看得見并且可以量化的資源,像企業的人才資源、機器設備、所擁有的土地資源等這些都是企業的有形資源,它主要是表現在財務方面和實物方面上,企業可以通過經營管理,運轉調配產生更多的資源。在有形資源中,企業所擁有的固定財產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只在其支持下企業才能夠正常的運轉;生產技術手段是企業必備的資源,是企業生產研發產品的必要條件,企業可以通過發揮好這個資源與其他企業拉開產品生產效率和水平上的差距,以此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人才資源是企業有形資源中最核心也是變化最頻繁的部分,它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運行,更好的調配其他資源,讓企業運用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無形資源是指看不見摸不著,從企業自身組織內部孕育出來的資源,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它跟企業的成長和經歷、企業員工的知識能力等息息相關,它包括企業文化、企業員工素質、企業工作氛圍、企業制度、企業形象、企業發展戰領部署規劃、企業品牌聲譽、企業產品專利等。企業的無形資源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潛力,對企業未來發展和產生的價值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市場的變化是瞬息萬變的,所有企業的無形資產也要緊跟市場的步伐,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創新,讓企業爆發出內藏的潛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創造更多的價值。
綜上所訴,企業內部的資源和自身所具備的能力是構成了影響企業發展的微觀影響因素,它與企業的運轉是同步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是企業創造價值背后強有力的支撐者,同時也是最為基礎的部分。
2.宏觀影響因素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市場環境、企業與行業競爭對手的關系,企業的市場地位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構成了民營企業的外部影響因素,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宏觀性的影響,直接影響著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在產品市場中的地位決定企業與行業競爭對手的關系。在競爭的背景下,以產品市場為重點,企業與競爭對手在競爭中的相互作用與生產要素市場相聯系,產品市場反映著經營者所在的市場經營者的地位,市場領導者對企業的競爭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市場中,市場的進步對企業的競爭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最初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之間的競爭具有不可控性,而發展到后來,市場競爭環境是具有可控性的。發達市場的規模和企業的發展規?;ハ嗦撓?,在發達的市場環境里,企業之間的競爭會促進企業的發展,促使企業擴大其投資規模,提升生產效率,提升其自身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的對外競爭能力。同時,在最近幾年,企業對國外的擴張、國內外的資源聯系和整合也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而迅速發展,對本地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政府因素。政府的相關政策、資源以及制度都間接影響著企業之間的競爭。通過政策對科研和教育進行保護和激勵,投入更多的資金,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科技創新水平。政府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直接作用并沒有引起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關注。而應對政府和市場的能力是影響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政府可從法律、經濟兩個角度采取策略對社會經濟中的民營企業進行調控。綜上所述,企業外部的影響因素主要來源于市場的環境,包括市場的擴長規模、市場的進步情況,以及企業和相同行業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同時,政府的相關政策扶持也會間接性的對企業造成影響。因此,我們要把重心放在外部環境的要素上,才能更好的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企業能夠長遠的發展,能夠在市場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三、“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議
(一) 加強企業學習與創新能力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必須在創新或死亡之間選一個,因此,如何創新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員工的學習和創新能力是企業創新的前提;其次,想要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提高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能力。
1. 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
每個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都不同,所以每個人的創造力也是不同的。想要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就要提高企業員工的這方面能力,給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保持一個適度的工作壓力,并且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員工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并培訓員工創新的內容,讓他們能夠在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樣您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然后提高創新能力。
換句話說,創新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創造力,企業的創新發展的源泉是企業內部員工的創新創造,只有提高員工的創新創造能力,才能讓企業在創新創造方面有新的突破和發展。因此,我們要給員工提供一個有利于他們提升創新能力、發揮創新能力的氛圍,同時多組織創新創造相關方面的員工培訓,增強員工創新意識,增強員工相關方面知識素養,才能更好的發揮他們的潛力,這樣,才能夠讓企業在創新方面有一個突破性的發展。
2. 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企業想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定的優勢,企業的創新能力是企業優勢的一部分,發揮好企業的創新優勢,將有利于企業構建獨特性,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企業的產品創新和經營管理的創新共同構成企業的創新,產品創新是包括企業的培訓創新,企業的產品理論知識創新、產品技術創新等,這對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營銷有著巨大的影響。經營管理的創新包括營銷渠道的創新,企業品牌文化的創新、企業內部員工架構的創新等。因此,我們要圍繞創新為基礎,不斷開發新型產品,優化生產技術的流程,創新企業內部員工管理,打造新型企業品牌,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強化企業協調管理能力
企業的內部的協調能力在企業的管理能力現代化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梢酝ㄟ^以下三個方面來提高企業的操作和管理能力:
第一,加快企業的資金流通速度。企業的資金流向市場,再通過商業活動產生效益后重新回到企業的手上,這時會讓企業獲得一定的盈利,并且能夠更新企業內部放置已久的資源和資產,讓企業煥然一新,一直保持一個新的面貌面對市場。反之,企業的發展會停滯不前,一直沿用老的流程套路最終被市場淘汰。
第二,促進企業資本結構合理化。企業的資本是由不同的資源構成的,企業內不同的資源之間的大小比例是不一樣的,優化他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有優勢的地方占多一些,不具備優勢的地方占用小一些的比值,讓資本的比例更加合理化,有利于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同時企業資源的結構也會隨著企業在不同時期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把合理的資源分配結構分析的透徹,也有利于企業應對不同時期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第三,優化企業財務分配的情況。企業經營的目的在于盈利,而盈利所獲得財務需要管理,管理好企業的財務能讓企業更好的財務周轉,這有利于企業進行戰略總結和進行下一步的戰略規劃,保持企業財產持續性的流動并持續性的為企業產生效益。反之,企業的財務資產分配制度不完善,如機器備等固定資產一直固定不變嗎,不加以運用會慢慢貶值,而在企業財務周轉不過來時又無法起到作用,成為企業內部空有其表的擺設,這會大大影響企業資金運轉,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三)提高企業市場營銷能力
企業的運營的最終目標就是盈利收益和穩定長久的發展下去,所以企業的營銷經營能力至關重要,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最核心的影響。所以如果企業想要提高企業的盈利收益并且能在市場中一直穩定的發展就要重視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而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體現在企業的戰略規劃、企業經營模式、企業組織架構、企業的科技研發技術能力和企業人才資源等。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是指企業“互聯網+”的背景下制定的戰略要跟緊時代潮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當下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資源等因地制宜的進行,制定一個適合企業自身,也是其他企業所模仿不了的戰略,才能盡可能多的發揮自身的優勢,成為市場上的一大亮點;
完善企業運營模式是指重新構建企業贏取利潤的方式方法,根據廣州市民營企業現下的發展條件和企業自身能力制定運營模式,是企業在發展中的挑戰;企業的科技研發技術能力是指企業研究開發產品的能力,民營企業的競爭最終還是歸結于企業產品的競爭,所以只有研發出好的產品才能立足于市場;企業人才資源是指企業內部員工的知識素養和綜合能力,企業對員工的培養其實也是在為企業奠定基礎,企業的經營是離不開人的,所以要重視人員的培養。
四、總 結
“互聯網+”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綜合競爭力狀況與企業發展水平還要很多需要改善提升之處,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就需要我們以新的理論和工具,從全局的眼光來分析廣州市民營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核心競爭力中存在的問題,并把“互聯網+”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的各種資源能力結合起來,讓廣州市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在“互聯網+”背景下得到全面提升,爭取早日達到戰略規劃目標。文章各個方面通過調查數據得出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實際狀況,整理分析出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并為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相關的對策建議,進而為提升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莊聰生.深刻領會國務院xxx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J].經濟日報,2017.
[2] 寇航.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分析[J].商業經濟,2019(09):129-130.
[3] 孫麗濱.國內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研究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4):145.
[4] 徐登科,李曉武.論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特征及其形成[J].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4):33-35.
[5] 王瑤.企業核心競爭力構成及其培育路徑探析[J].財會通訊,2012(20):119-120.
[6] 楊驍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及其發展[J].人民論壇,2013(02):94-95.
[7] 張笑楠,仲秋雁,買生.企業能力與企業競爭力動態關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7):72-76.
[8] 胡雅靜.關于核心競爭力的綜述[J].中國商貿,2011(17):238-239.
[9]雪梅.東北地區上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18.
[10]黃文夫.民營在中國[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
[11]劇錦文.民營經濟的經濟學解釋與發展對策[J].經濟管理文摘,2002(12).
[12]周志純.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及管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13]潘羅斯,趙曉.企業成長理論[M].上海出版社,2007:136-141.
[14]沃納菲爾特.企業資源基礎論[M].美國:機械工業出版社,1984:225-228.
[15]王利政.企業核心競爭力結構模型及評價體系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4.
[16]武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取向與管理[N].中國企業報,2002,03,01.
[17] Prahalad,C. K. and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66):79-91.
[18] Wernerfelt,B.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171-174.
[19] RodCoombs.Core competencies and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R&D[J]. R&D Management, 2007 (4).
[20]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1[J]. World Economic Forum. . 2002.
[21] Hamel,G. and A. 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J]. Heeneeds, 1994.
[22] J.Barney.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Management,1991,17(1):99-120.
[23] C.K.Pranhale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1990:79-91.
致謝
本文是在黃登斌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在這論文完成之際,我要感謝黃登斌老師。黃登斌老師指引我的論文寫作方向和提供尋找論文佐證資料的渠道,并對本論文進行多次批閱,指出文中誤謬之處,使我習得在論文學術研究上的一些方法。黃登斌老師不僅導師淵博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樸實無華、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對我的學習和工作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除此以外,我要感謝輔導員和所有教學老師,對我在四年學習和生活中的關心和教誨,這也是論文得以完成的基礎。
本文在寫作中參考了部分文獻,并在文末將參考文獻明示,在此對所以文獻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謝。
附錄
“互聯網+”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調查問卷
先生們,女士們:
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填寫本問卷!
本次問卷調查旨在了解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現狀以及民營企業成長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存在的影響因素和對策建議,給予廣州市民營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問卷結果數據、信息僅用于畢業論文研究和分析。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您的真實想法作答。非常感謝您的合作!
企業基本情況
企業名稱 | |||
企業所屬行業 | 總資產 | 萬元 | |
企業成立時間 | 年 月 日 | 注冊類型 | |
企業地址 | 縣(市、區) | ||
主要產品 |
二、企業經營狀況
1、企業工作人員人數:
£50人以下10人以上£10人以下£50人以上
2、企業的控股情況:
£私人業主單獨持股或家族持股£有限責任公司£合伙制
3、“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綜合經營狀況:
£生產狀況良好 £生產能力開始過?!瓿霈F產品積壓
4、“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生產狀況:
£來料加工£使用自己的技術
5、企業的原材料來源:
£來自本市£來自廣東省內£來自廣東省外
6、企業主要產成品銷售去向:
£廣州市內£廣東省內£全國各地£出口
7、您對所在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是:
£產品具有競爭力
£產品市場一般,競爭力一般
£產品市場不好,必須調整產品結構
8、您認為“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競爭壓力來源是來自于:
£本地同行£國內同行£海外
9、預計今年全年盈虧預期:
£出現虧損£盈利較去年下降£盈利與去年持平 £盈利較去年增長
10、你對“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行業預期如何判斷:
£看好£一般£不看好
11、您對企業的產品價格預期如何判斷:
£上漲 £持平 £波動 £下降
12、您對企業的產品投資預期如何判斷:
£計劃近期擴大投資
£尚未考慮好
£不打算投資
£計劃投資行業,計劃投資領域是
13、您的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是:
£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 £銷售渠道不暢£成本過高
£貸款困難 £其它:
14、您認為“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貸款困難的原因是:
£貸款抵押、擔保條件太嚴£所有制歧視£貸款利率高
15、您認為“互聯網+”背景下民營企業所受的不公平待遇主要表現為:
£思想觀念認識上的偏見£稅收負擔不公£市場準入不公
£信貸歧視
16、企業目前采取何種方式籌資:
£向親朋好友借貸£向親朋好友借貸£銀行貸款
17、請問您對市政府今年出臺支持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落實情況如何:
£完全落實到位£落實比較好£基本落實£部分落實£沒落實了
18、請問您認為市政府支持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效果如何:
£效果很好£效果比較好£效果一般£效果很差£沒效果
19、您對本地區生產經營環境看法:
£滿意£一般£不滿意
20、您對政府有關部門工作的評價:
£滿意£一般£不滿意
21、貴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擔保方式有:
£信用貸款,元需抵押
£房產、說備抵押
£其他保物擔保
£專業擔保公司擔保
£其他企業或第三方擔保
22、您認為“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獲得發展的原因是:
£工人努力生產的結果£開拓市場的結果£企業家的作用
£各科室部門的積極支持與配合£戰略創新£其他
23、您認為公司的風險可能來自子哪些方面:
£失去說備優勢£關鍵技術人員流失,技術隊伍力量變弱
£生產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市場開發不力,鍘路不暢
£產品單一,新產品不能及時跟上£落后的觀念
£領導班子不愿冒風險,持保守態廢,不思進取£管理模式滯后
£員工缺乏凝聚力£其他
24、您日常關于行業市場信息來源主要是:
£商業伙伴£大眾傳媒£商業信息機構£其他
25、您對“互聯網+”背景下廣州市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小徐,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123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