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俄羅斯的工業化問題研究

摘要“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政策推動中俄合作與發展。在“一帶一路”之下,中俄積極參與雙邊貿易、能源運輸以及科技人才交流和發展。

縱觀中俄兩國歷史到當前的工業發展,本文為了更好促進中俄兩國經濟科學可持續發展,根據中俄當前的工業結構,通過歷史數據對比探討中俄之間的貿易問題和成因??偨Y出中國科學技術水平不足,重工業正在從不斷發展的經濟中發生變化;俄羅斯對輕工業的重視程度不高,企業技術落后,設備落后。為此提出建議,改善中俄工業結構,鼓勵輕工業創新,將其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俄工業化合作可以優化業務結構,改善國家監管法律體系,支持企業創新,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強能源合作,積極推進雙方科學技術交流。

關鍵詞工業化;中國與俄羅斯;一帶一路;發展與合作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帶來的深遠影響正在增加。全球經濟正在緩慢復蘇和惡化。國際投資以及商業和投資方式的許多方面和商業規則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耙粠б宦贰闭邽檠鼐€國家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希望廣泛合作,促進貿易多樣性,體現開放合作共贏的精神。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廣泛、高層次和深厚的區域伙伴關系,共同建立開放,結構化,平衡和區域性的經濟伙伴關系結構。[1]“一帶一路”集體建設是全球社區的核心,展示了人類社區的共同目標和抱負,為探索國際合作和積極尋找世界治理的新模式,并將為和平與發展找到新的積極的能量,促進世界發展。

共同建設“一帶一路”致力于連接亞洲,歐洲,非洲和非洲大陸,建立和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建立全面和安全的貿易網絡。實現多樣性的貿易與促進各國可持續發展?!耙粠б宦贰闭哂欣谂c“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的整合與協調,促進投資和開發,產生需求和就業并促進包容性。它將促進沿線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彼此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的關系,過上和諧和平和平等的生活。

在這方面,中俄兩國在“一帶一路”政策下有著高度的合作。2014年5月,普京總統表示俄羅斯對“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經過多年的合作,俄羅斯對“一帶一路”政策表示贊同,俄羅斯目前已成為最活躍和合作最多的國家之一。2018年9月19日,國家數據中心在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布了“大數據與道路”報告(2018)。報告表明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日益順暢,促進了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根據太和智庫與北京大學共同發布的的“一帶一路”五通指數指出,俄羅斯被列為“一帶一路”五通指數第一名,得分最高為86.24分。在94個國家/地區中,是“一帶一路”沿線最暢通的國家。[2]

1.1.1 研究的目的

我國工業程度遠遠不足,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大量依靠原材料,依靠制造業的發展,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不斷上升,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需要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業去發展。而俄羅斯促進對能源行業、汽車制造、航空制造業、航天工業等領域的健康發展,經濟局勢整體進入了增長期。但是俄羅斯只重視能源、航天汽車工業,輕工業發展嚴重不足,俄羅斯想要走能源之路是行不通的,只有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是正確的道路。俄羅斯需要中國的幫助。

俄羅斯輕工業的現狀總結如下:沒有原材料,沒有設備,沒有技術。 設備被關閉了約60%,一半以上的運營單位沒有盈利,債務為160億盧布。俄羅斯服裝市場的實力估計為數十億美元。 俄羅斯服裝的年銷售額為10億美元。據專家介紹,服裝市場“灰色”和“零售”進口量占60%以上。 在2003年底,輕工業是唯一一個產量下降的行業。而中國的汽車行業需要完善產業結構,世界都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中俄也需要緊跟世界潮流。[3]因此,目前中國和俄羅斯都在“一帶一路”下進行積極的合作。兩國工業化合作發展引起了專家和政府官員的關注。俄羅斯原材料依賴嚴重,原材料和成品進口依存度積極增長,而中國在科技、重工業相對不足,而本文的研究正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1.1.2 研究的意義

(1)理論研究意義:

有助于相關理論研究者提供一定理論參考價值,可以為中俄工業化領域提供理論基礎,有利于中俄工業化改革,為更好科學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為研究中俄合作交流有一定意義。

(2)現實意義:

我國航天、汽車等科技領域相對薄弱,有必要分析產業的現狀及其發展的問題。俄羅斯輕工業發展薄弱,依靠進口,與中國工業化合作有利于中俄經濟貿易發展。本文通過對中國與俄羅斯工業化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到制約中國與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問題,中國要向技術性產業轉移,俄羅斯要注重輕工業,同時不忽視重工業,以免陷入產業發展不平衡局面,多方面多產業統籌兼顧,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俄羅斯研究現狀

Zhenikh N.A.指出,產業政策對國家經濟發展尤為重要。有穩定的法律政策,才能是經濟平穩地發展。 輕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之一,是人們日常接觸最廣泛的產業。 俄羅斯目前輕工業大量需要進口,發展本國輕工業有巨大潛力。[4]在創新和變化,新技術和新材料開發的環境中,輕重工業發展均衡不一將嚴重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

Zhukov Yu.V.指出,為了提高工業產品的競爭力,應特別注意刺激和支持工業創新發展的措施。工業和貿易部計劃繼續實施政策,以資助研發,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開發及其在其他輕工業部門最重要的創新項目之一的使用。對于一些小型制造業,包括輕工業企業,進一步的措施將大大降低稅收。但是,為了吸引工業工人并與之競爭,他們也必須得到豐厚的報酬。[5]

1.2.2 中國研究現狀

劉洪鐸,蔡曉珊(2016)認為中國和許多類似國家的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制造業的雙邊貿易在下降,但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在上升。 為了進一步發展兩國之間的貿易,國家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降低雙邊貿易成本的有效途徑,以促進中國與國家之間的雙邊或多邊經貿關系的深入發展。它應該促進“一帶一路”,成功執行戰略計劃。[6]

劉清才,齊欣(2018)覺得我們要一直堅持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海上,鐵路和公路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并且堅持使用大量資源來建造北海運河,從而使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大動脈。[7]油氣管道的建設是俄羅斯遠東能源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遠東能源資源開發,加強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實現中俄工業發展。

葉林,余江(2014)指出中國的工業化從農業輕工業到現在重工業發展,重工業化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工業化正面臨資源和環境的約束,勞動力成本上升,就業彈性下降,全球工業價值鏈底部的生產結構不足,技術快速進步以及出口增加。[8]對制造業優化和現代化的支持,提高資源效率,增強環境保護,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增加科學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和加強自主企業創新,深化改革,以支持中國成功的工業化并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內容

本文共計分為七章

第一章是前言,對中國和俄羅斯工業結構的文獻資料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研究的目的與意義,研究國內外文獻等。

第二章主要是相關的概念和理論基礎,對“一帶一路”定義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并對工業的定義理論進行分析。

第三章根據俄羅斯工業結構現狀, 俄羅斯工業發展等進行數據分析,找到制約俄羅斯經濟的難題。

第四章根據中國工業結構現狀進行分析,針對中俄雙方工業結構差異提出想法。

第五章主要針對中國俄羅斯工業結構制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中俄發展合作存在問題并提出建議。

1.3.2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本文根據查閱相關的中國俄羅斯工業結構資料文獻,并且分析關于中國俄羅斯工業結構發展的表格數據,為解決提出中俄工業化的制約問題,學習有關工業化的相關理論知識,文獻分析是其中主要的方法。

對比分析法:本文結合理論知識,對比分析了中國與俄羅斯工業結構,通過對比分析法發現制約雙方經濟持續發展的問題,提出適合中國和俄羅斯工業發展的方向和策略。

1.4 創新與不足

1.4.1 創新點

1.本文分析了中國與俄羅斯工業發展存在問題,通過大量表格數據對比總結出制約中俄經濟發展合作的問題。研究中國與俄羅斯工業化問題的研究目前還是比較少,本文對工業分析,為中俄經濟發展研究有一定意義;

2.提出有利于中國和俄羅斯工業化的措施,找出中國俄羅斯工業發展問題,將雙方優勢發揮最大化,提出有效互利措施,對比兩個中俄工業化現狀,這些都是本文的創新點。

1.4.2本文研究不足之處

本文的不足是對現階段理論創新的研究很少,缺乏具體的理論支持,很多都是紙上談兵,缺乏實證研究,對工業化理解不夠深入。經過本人了解學習之后,學習到了許多有關中俄兩國經濟發展的知識,對兩國工業化制約問題有詳細了解,但是由于時間有限,能力有限,在有關論證,內容的表述上,還是存在不足,再加上對中俄工業化考察研究,深入的程度也不足,這都成為之后研究的重點。

2 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2.1 “一帶一路”相關概念

2.1.1 “一帶一路”含義內涵

2013年9月和10月,xxxxxxx為了更好發展多方經濟,想通過中國自身力量為東南亞和中亞等國家謀求跟好的發展,向中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在此之后,“一帶一路”政策作為重大國家戰略而被寫入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并隨著《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出臺進入了全面推進實施的階段。[9]

2.1.2 “一帶一路”目標

“一帶一路”工作重點是實現“五通”。通過強調發展“五通”,我們將逐步從小到大逐步發展大規模的區域伙伴關系。

在經濟層面,實現 “五通”即要求經濟帶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開放有序,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構架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

在設施聯通方面,中國與印度等二十幾個國家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銀行現已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之一。亞投行的是亞洲區域性的基礎設施開發銀行,在“一帶一路”政策下,沿線國家都沿用亞投行,它將對世界業務有深遠影響。

在貿易暢通方面,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世界各國都是平等友好,暢通的貿易是各國經濟發展重要,必不可少的,“一帶一路”為各國多元化發展提供順暢道路,順應潮流,得到世界各國支持。

在貨幣融通方面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政府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正在建設,其中部分機構已開始運營。最近中國也在積極推進普及發展了幾年的數字貨幣,即將要領先世界,用數字貨幣作為流通貨幣。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通過加強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人才往來,“一帶一路”對沿線各國公平友好,令沿線各國人民受惠。在此政策之下,能更好為多邊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2.2 輕工業化和重工業化

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以及工業(特別是其中的制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10]

輕工業主要指產生生計的工業部門。輕工業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例如食品,煙草,酒精,家用電器,樂器,陶瓷,紡織品,紙張,印刷,體育用品和其他工業部門。輕工業是城鄉居民消費品的主要來源。根據使用的原材料,輕工業可以分為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的輕工業和以非農產品為原材料的輕工業。

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重工業與輕工業相似。 輕工業指的是制造業等生產消費資料業,而重工業包括鋼鐵,鋼鐵,化工,材料等行業,提供生產資料。 它為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包括行業本身)提供了原材料,電力,技術和其他工作工具以及工作指標。該國重工業的發展和技術的卓越水平是該國實力的關鍵指標。[11]

3 俄羅斯工業結構和進口現狀分析

3.1 俄羅斯工業結構現狀

根據蘇聯解體前政府行為的分析,蘇聯政府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支持重工業。 輕工業的發展可能不會提高國民生產收入,但被政府機構忽略。但是,政府的方向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俄羅斯輕工業的發展一直非常緩慢。俄羅斯工業結構變化(見表3-1)。

表3-1 俄羅斯工業結構變化(%)
年份 工業 能源和原材料工業 制造業
1990 100 33.5 66.5
1995 100 57.3 42.7
2000 100 58.4 41.6
2004 100 60.6 39.4
2008 100 65.4 34.6
2009 100 66.0 34.0
2010 100 65.6 34.4
2011 100 66.2 33.8
2012 100 65.4 34.6
2013 100 66.1 33.9
2014 100 67.2 32.8
2016 100 64.8 35.2
2017 100 65.4 34.6
2018 100 67.9 32.1

數據來源:《俄羅斯再工業化問題探析》,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署中各年份實際產值計算得出。

由表中數據可知,從1990年到2014年里面,能源和原材料工業所占比率逐漸增大,由一開始1990年的33.5%,經過了24年,變成了2014年的67.2%;而制造業所占比率由1990的66.5%變成了32.8%,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其中2010年和2012年間能源和原材料工業所占比率增加,制造業所占比率下降的勢頭有所緩和。[12]由這個表格我們可知,俄羅斯在1990年后加大了對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的投入力度,重能源而輕制造,五年內,比率從33.5%提高到57.3%,將近一倍。近年來,俄羅斯政府也一直制定了不少綱要、規劃和措施扶植制造業發展,致力于經濟的現代化。

俄羅斯也被稱為“世界加油站”,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俄羅斯在石油能源方面占據比較優勢。中國石油大部分是從俄羅斯進口。從2016年開始,由于俄羅斯的采掘業的發展,能源和原材料工業比例又重新開始增長。俄羅斯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見表3-2)。

表3-2俄羅斯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年份 粗鋼/萬噸 原油/萬噸 天然氣/萬億焦耳 水泥/萬噸 棉布/萬平方米 家用電器/萬臺(冰/視/洗)
1990 / / / 13733 620100 /1054/
1991 13992 51533 12240 2594900 /444/
1992 6703 39934 6160 37900 /370/
1993 5835 35390 4990 282200 /400/
1994 4877 31576 3720 163100 /224/
1995 5159 30680 3643 103300 /101/
2000 5915 32300 22776552 3239 182160 133,112,95
2005 6614 46920 42785724 4874 223560 200,238,133
2006 7057 48002 25609140 5473 221160 259,238,133
2007 7240 49004 25402428 5988 214000 /278/
2008 6940 48756 22351968 5359 188489 /300/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聯合國統計月報數據庫。

從表3-2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2008年俄羅斯的原油產品產量是48756萬噸,而中國是19004噸,約是中國的2.5倍,俄羅斯是中國的進口石油重要國家之一。但是由于俄羅斯側重于創造和發展能源工業,汽車生產,航空生產,航空和其他工業,而忽略了其他重工業和輕工業,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俄羅斯曾經的機械制造和金屬加工是俄羅斯的比較優勢,但曾一度發展停滯不前,后來由于俄羅斯的政策,以及產業內部發展調整,重新步入正軌,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機械設備生產也同期增長17%左右。而加工、天然氣、煤炭、黑色和有機金屬,也占據很大比重。2018年,俄羅斯工業增長值在GDP中增長29.6%,主要因為采掘業增長,而且原油價格回調,提高了2%。天然氣行業一直是領頭羊,占據工業份額還有不斷上升趨勢。而相比之下,輕工業份額不容樂觀,由1995年的2.3%到2004年,不僅沒有提高,而且是逐年的下降,到2004年的1.4%,需要更多的關注。

3.2 俄羅斯企業技術設備現狀

由于俄羅斯側重于創造和發展能源工業,汽車生產,航空生產,航空和其他工業,忽略了其他重工業和輕工業。 自從俄羅斯分為蘇聯和俄羅斯,繼承了60%的蘇聯軍事工業公司。 但是,一些軍事工業公司不得不關閉,因為技術、設備陳舊,人才不足和政府投資不足。近年來,俄羅斯經濟一直依賴著能源、原材料部門,原材料化嚴重,導致經濟一直受影響。俄羅斯紡織市場的產能以數十億美元計算。俄羅斯成品面料的年銷售額達到 10 億美元。俄羅斯輕工業現狀是沒有原材料,沒有設備,沒有技術。俄羅斯設備太過于落后,設備磨損了近60%,現在大部分的企業無利可圖,債務據統計高達 160 億盧布。據專家介紹,紡織品市場“商店”生產份額以及“灰色” 進口超過 60%,2002 年全國輕工業產品產量下降 2.3%和其他行業增長率達到 9%。[13]到 2003 年底,輕工業是唯一產量下降的行業。

另外,盡管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是由于俄羅斯的技術局限性,這些資源不足以用于造紙設備和深造技術。俄羅斯境內的俄羅斯公司需要資金和政治支持,因此無法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目前,國內產品生產指標無法達到現有技術下的全球標準。與其他經濟部門相比,工業生產價格的增長速度緩慢,年均增長率為4%至5%。許多公司的設備已經嚴重老化,可以通過貸款和融資來保留和更新。發達國家技術設備的年更新率為14-16%。[14]公司的生產能力非常低,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低轉換率意味著制成品很少更新,例如服裝和日常需求。隨著季節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并且緩慢而過時的產品很難滿足人們的需求。

3.3 俄羅斯進口結構現狀

由于設備的陳舊、技術的落后等情況,很多輕工業的產品都只能大量進口。俄羅斯生活消費品生產依賴進口程度(見表3-3)。

表3-3(2011-2017)俄羅斯生活消費品生產依賴進口程度(單位:%)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生活消費品生產 18 17.8 17.6 16.6 18 18.5 18.1
食品包括飲料和煙草 18 18 17 16 17 16.9 17
紡織品工業 20.4 24.6 27.6 28 26 26.8 27.1
皮革產品 12.7 17.2 13.2 14 13.8 14.8 15
印刷紙張產品 18.1 20.5 20.1 21 22 21.7 22.8

數據來源:俄羅斯統計局

由表格可知,2011年到2014年,生活消費品生產依賴進口程度逐漸變小,而2014年到2017年依賴進口程度又從16.6%回到18.1%左右。由于制造業紡織業技術設備設施的老化問題,在2011年到2017年,紡織品工業依賴進口程度呈上升趨勢,從2011年的20.4%到2017年的27.1%,多了6.7%;皮革產品產品、印刷紙張產品分別從12.7%和18。1%提高到15%和22.8%。而食品包括飲料和煙草依賴進口程度的趨勢在不斷下降,從18%減少到了17%,下降了1%。由此可見,在生活消費用品中,依賴進口程度最大的是紡織品工業,其次是生活消費品及紙張、皮革產品,最后是食品、飲料及煙草等。紡織業是輕工業一個重要的行業,也是人們日常最經常接觸到的行業,如果頻繁依賴進口,俄羅斯的經濟將受到嚴重影響。俄羅斯進口商品結構(見表3-4)。

表3-4 俄羅斯進口商品結構(單位:十億美元)

年份 2000 2005 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總數 33.9 98.7 229 317 315 287 183 182
食品和農業原材料(紡織除外) 7.4 17.4 36.4 40.7 43.3 40.0 26.6 24.9
礦產品 2.1 3.0 5.2 7.5 6.9 7.3 5.0 3.2
化學產品,橡膠 6.1 16.3 37.0 48.6 50.0 46.5 34.0 33.8
皮革原料、毛皮及其制品 0.1 0.3 1.2 1.7 1.5 1.3 0.8 0.8
木材、紙漿和紙制品 1.3 3.3 5.9 6.2 6.6 5.9 3.6 3.4
紡織品、紡織品和鞋類 2.0 3.6 14.1 18.0 18.0 16.3 10.8 11.0
金屬、寶石及其制品 2.8 7.7 16.8 23.3 22.6 20.6 12.3 11.8
機械、設備和運輸工具 10.7 43.4 102 158 153 137 81.9 86.3
其他 1.4 3.7 12.9 13.5 12.7 7.7 7.1

表格來源:俄羅斯統計局

表中數據機械、設備和運輸工具占進口商品結構的百分比由2000年的31.4%到2016年的47.4,占據了將近一半,由2000年將近107億美元到2016的863億美元,可見機械、設備和運輸工具的進口的極大需求,俄羅斯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刻不容緩。在“一帶一路”政策下,中俄雙方都需要相關的技術型人才和相關技術去提高本國產業科技附加值。

4 中國工業化結構與中國出口商品行業結構現狀

4.1 中國工業結構現狀

中國是人口和資源大國,目前處于工業化中期加速階段,以制造業所聞名,被稱作“世界工廠”。中國第二產業目前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十分重要,而第三產業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但比重低。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見表4-1)。

表4-1 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年份 粗鋼/萬噸 原油/萬噸 天然氣/億立方米 水泥/萬噸 棉布/萬平方米 家用電器/萬臺(冰/視/洗)
1990 6635 13831 153 20971 1888000 463,1033,663
1995 9536 15005 179 47591 2601800 918,2058,948
2000 12850 16300 272 58340 2271456 1279,3936,1443
2001 15163 16396 303 66104 1538900 1351,4093,1341
2002 12850 16300 327 59700 1392200 1598,5155,1595
2003 22234 16960 350 86208 3535200 2242,6541,1964
2004 28291 17587 415 96681 482(億米) 3007,7431,2533
2005 35324 18135 509 106885 4843900 2987,8283,3035
2006 42270 18472 586 119933 5235964 3530,8375,3560
2007 48701 18671 692 135031 5028960 4397,8478,4005
2008 49790 19002 789 138286 5549400 4757,9033,4231
2017 87074 19151 1480 233084 6910500 8314,15933,7501
2018 92801 18911 1603 220770 6572600 7993,18835,7268

資料來源:聯合國統計月報數據庫,中國歷年統計年鑒

從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粗鋼、原油、天然氣、水泥、棉布、家用電器產品產量都大幅增長,粗鋼18年產量由9536增長到49790,翻了將近5倍;家用電器產量也從3924增長到18021,翻了近4.6倍。同時,值得留意的是棉布的產量在2004到2008年的時候增長放緩,甚至在2007年的時候出現逆增長的情況,原因是棉布的需求并沒有之前多,產量趨于飽和狀態,而且棉布生產屬于低技術含量產業,中國在往高技術含量,低能耗,高回報率的行業邁進,所以棉布生產增長相對放緩。同樣的,我國原油生產在世界市場上成本較高,收益較低,增長速度相對放緩,在2018年產量18911萬噸比2008年的19002噸也要少。

4.2 中國出口商品行業結構分析

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外貿的規模達到了世界第一位,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的制造業。中國制造業出口總金額從2000年的633億元一直上升,上升到2013年的11800億元,而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是出口最多的行業,比較常見的是手機、電腦等。同時由于“一帶一路”的政策,制造業出口貿易得到極大發展。像手機、電腦等電子制造業商品的需求在我國已基本飽和,甚至產能過剩,出口貿易所獲得的利潤更大。但是,盡管中等技術和高級技術制成品占較多部分,但是出口商品的總體技術水平仍沒有顯著提高。中國制造業增加值所占比重(見表4-2)。

表4-2 中國制造業出口(占商品出口)與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百分比(%)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中國制造業出口(占商品出口) 94.0 94.4 93.8 93.6
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 20.7 30.4 30.3 30.9

來源:世界銀行網站

中國制造業占商品出口比重從2014-2017年一直占很大份額,占94%左右,可見中國的制造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之一,而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百分比從2014的20.7%到2017的30.9%,逐步提升,但是仍然占據到較小的份額。

另外,中國工業發展情況中,第二產業的發展顯得十分重要。中國以豐富廉價的勞動力,大量引進外資,發展加工制造業,制造業發達,甚至產能過剩,但制造業帶動了經濟繁榮。而中國服務產業則相對落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明顯低于俄羅斯。[15]此外中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離,會在不同程度影響經濟的發展。中國主導的工業化進程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增長,也為促進和發展服務業提供了必要基礎設施的基礎。在這一階段,中國制造業面臨資源和環境挑戰,勞動力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降低,制造業結構低效,影響工業化產業鏈,迫切需要提高技術標準和挑戰,增加出口,必須改變生產方式和對外貿易。[16]

5 中國與俄羅斯工業化合作機會與建議

5.1 中國與俄羅斯工業化合作機會

在“一帶一路”政策實施下,中俄合作愈加緊密,但是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俄羅斯對輕工業進口進行加強管制,中俄的制造業部門的雙邊貿易成本處于不斷上升的態勢,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是經過俄羅斯輕工業的多年發展,俄羅斯并未受到該國的高度重視。盡管在葉利欽和普京已經進行了產業傾斜政策,但是起初還沒有解決整個輕工業鏈的發展,并且輕工業不是由領先的設計形成的。[17]中國的輕工業和制造業相對成熟,“一帶一路”政策與兩國輕工業的貿易發展相吻合,只是在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同時,俄羅斯需要進口的輕工業商品過多,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制造業部門商品也占據很大一部分,但由于俄羅斯進口中國商品過多,雙邊貿易成本越來越高,許多俄羅斯中小企業難以承受日益增多的成本,另外加上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工廠停工,運輸阻礙多難度大,居民居家,市場活躍度大幅減少,更加重了一眾企業負擔。

二是世界各地最近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汽車游輪等運輸大幅減少,國際油價一降再降,原油期貨甚至出現負值,這對俄羅斯本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俄羅斯不僅要應對本國疫情,還要應對石油等出口大幅減少,原油大幅減產,產能過剩的問題愈加嚴峻。同時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是俄羅斯經濟發展十分重要的一環,此時更需要中俄雙方更深層次的原油等能源領域合作。

三是中國太依賴制造業,缺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技術例如汽車產業領域高精尖技術、芯片技術等;前面提到,俄羅斯紡織品工業依賴進口程度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而紡織品又是人們日常生活最經常接觸到的商品,一旦過度地依賴進口,將會嚴重影響本國經濟,所以一味的著重發展能源工業,汽車生產,航空工業等,而忽視其他重工業和輕工業是不可取的。俄羅斯輕工業制造業極度依賴進口,同時缺乏制造機械、冶煉等重工業技術的技術。

5.2中國與俄羅斯發展合作建議

由于自然和歷史因素,不同國家的資源不一,形成了比較優勢。 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充分利用其資源優勢和獲得相對優勢,例如俄羅斯早期機械制造業和石油天然氣工業比較優勢,就積極發展,這是實現快速資本積累的捷徑。 在比較優勢被邊緣化的當務之急中,過度依賴比較優勢,而沒有及時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將逐漸削弱該行業的全球競爭力,同時過分希望比較優勢會影響其他無法盈利的行業或部門。 這在許多方面造成了擠壓,例如人力資源,財力和物力資源,這阻礙了經濟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針對中俄雙方合作存在的問題,實現經濟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出臺相關輕工業產品貿易政策,提供條件進行產業轉移,減少貿易成本。由于俄羅斯輕工業產品競爭力差,中小企業更難發展起來,政府應更多的給予支持,例如通過 “一帶一路”政策扶持,減少輕工業產品的進出口關稅,給予適當商品補貼,降低進出口貿易的成本,從而促進中俄輕工業貿易發展。有了更多發展的資金,才能更好深度的發展輕工業,學習例如新的紡織技術,引進優質人才。也可以通過“一帶一路”政策引進新的輕工業的機器械,同時適當減免關稅,促進中俄進出口,減少俄羅斯輕工業企業發展成本。還有減少輕工業中小企業的稅收,拓寬融資渠道。[18]對于國家重點扶持以及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給予信貸、政策支持,鼓勵其發展。同時可以考慮將產業轉移,將制造工廠轉移到俄羅斯,在俄羅斯建立制造工廠,減少制造業貿易成本,促進本國輕工業制造業競爭力提高。

二是進行深度能源領域合作。俄羅斯是主要的石油和能源國家,是中國進口石油等能源的重要合作國家。繼續加強中俄能源運輸發展,加強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接壤地區石油天然氣建設,實現管道互通,加大管道運輸的流程效率,降低雙邊貿易成本。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是俄羅斯本國的巨大優勢,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少不了能源,加快能源貿易發展對俄羅斯和中國都是有有利的,有利于促進雙方經濟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雙方互惠互利。自2011年以來,俄羅斯通過“一帶一路”將石油進口中國,在2018年正式提供第二條中俄原油管道之后,通過中俄石油管道向中國的年度石油出口量增加到3000萬噸, 雙方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當前,許多重大項目,例如俄羅斯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中俄正在積極合作,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合理科學利用石油和天然氣,以促進科學和可持續發展,期望中俄未來將開展更多能源合作。

三是促進中俄兩國科學技術交流。俄羅斯在軍工、汽車,航天技術方面全球領先,蘇聯第一個登月的國家,現在俄羅斯與美國也是目前發射火箭衛星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在制造業例如紡織業、重工業例如鋼鐵開采冶煉,還有一些原料、電子、芯片等技術方面也占優。但是目前中國在重工業方面仍在積極從粗放型轉變為科技引領型經濟,想要依靠高科技水平,環境友好型發展重工業。中俄雙方可以在重工業例如汽車、航天、原料開采、芯片等技術進行交流學習,組建技術交流團進行交流?,F在全世界興起新能源汽車,俄羅斯也急需從原本的普通汽車產業轉變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更多技術,中國人才相對較多,鋰電池等行業也是世界前列,但是中國汽車制造方面相對較弱,中國可引進俄羅斯先進的汽車企業知識技術,學習相關高科技領域的領先技術。積極引進雙方優秀人才技術,例如俄羅斯的汽車行業經驗,中國制造業,鋼鐵重工業,引進學習這些優秀的經驗技術,做到均衡多元化發展,實現經濟的科學可持續發展??萍紟由a力,先進的科技更是引領全球科技變革,帶領世界走在前沿。例如中國最先研究出的5G技術,世界領先水平,吸引了眾多合作,帶來的受益也是巨大的??萍际堑谝簧a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而科技必須由技術型人才去研究探索,加大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是順應世界發展趨勢。通過“一帶一路”渠道,促進中俄兩國技術型人才的交流,高薪引進高科技人才,將有利于雙方技術交流,加快工業化發展,有利于中國向科技興國邁進。

參考文獻

[1]劉洪鐸,蔡曉珊.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邊貿易成本研究[J].經濟學家,2016(07):92-100.

[2]張潔菲.馬克思主義工業化理論視角下俄羅斯工業化問題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9.

[3]王昊,王歡,王虹,ахарова Ж.А. ,劉鐵忠.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俄羅斯和中國的工業政策研究[J].管理觀察,2019(22):41-43.

[4]郭曉瓊.俄羅斯再工業化問題探析[D].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6(01):53-72.

[5]赫勒拿.俄羅斯輕工業結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9.

[6]劉清才,齊欣.“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戰略對接與合作[J].東北亞論壇,2018(02):34-51.

[7]徐永利.“金磚四國”產業結構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0.

[8]Yuri Makarov, Dmitry Payson.Russian space programmes and industry: Defining the new institutions for new conditions[J].Space Policy,2009,25(02):90-98.

[9]Harry G. Broadman .Reducing Structural Dominance and Entry Barriers in Russian Industry.[J].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0(17):1-18.

[10]Trevor Buck, Igor Filatotchev, Peter Nolan, Mike Wright.Different Paths to Economic Reform in Russia and China: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World Business,2000,35(04):379-400.

[11]葉林,余江.中國工業化的進展、新情況和成功實現[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9(02):74-77.

[12]丁少鋒.工業化進程中生態風險生成的邏輯及應對[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20,01

[13]陳彤.美國農業工業化發展與生態化轉型研究[J].亞太經濟2018(05):80-87

[14]李艷芳,杜康,杜為公.產業分類方法與我國輕工業發展狀況[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12(03)83-87

[15]王宇菲,韓露露.我國經濟增長發展與輕工業關系的實證研究[J].2018(15):3-4.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俄羅斯的工業化問題研究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俄羅斯的工業化問題研究

VIP月卡免費
VIP年會員免費
價格 ¥9.90
發布時間 2023年6月6日
已付費?登錄刷新
下載提示: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寫文章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herealfoodists.com/chachong/10520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1日 下午7:28
下一篇 2023年2月13日 下午7:42

相關推薦

My title page contents 毛片操逼视频A片|国产欧美成AV人高清|嫖妓特黄AV在线|无码AV天堂免费网址
? ? ?